二十八夜,风沙肆虐的绵绵大雪终于停了来,在阴暗的苍穹中突然有彗星出现在东北角,彗星拖着长长的白色寒光横贯整个夜空,令长夜更显得孤寂冷清,霎那间人心惶惶,很多太监宫娥都无法安睡,一齐到空旷的雪地上直视看星象,众说不一,人人恐慌,彗星一直到四更时分才消失在天际。
听到了喧哗之声,赵云桦与盖鸣渊也无法安眠,两人披着斗篷,登上了城楼,仰望着天宇。赵云桦苍白的脸厐掩不住憔悴,那灿若寒星的双眸弥漫着阵阵忧郁。
盖鸣渊看着彗星消失的那一刹那,意昧深长地道:“王爷,这恐怕是不祥之兆。”
赵云桦道:“天象如何?”
盖鸣渊道:“恐怕议和只是空话,江山易主呀!”
彗星凝于天际,久久不散,开封城中万民都能看见,黎民百姓无不惊恐万分,甚至有人到处散布谣言。天还未亮,就四处盛传上天预兆金将灭宋,要改朝换代了。彗星不散,苍天已经给予预兆,必须要冲出开封城,才可以避免这场灾劫。
于是万民拼死走到了各个城门,奋力抵抗,意欲逃离开封府。守城金军死死关住了城门,将顽抗的百姓斩死在弯刀之下。霎时间血流成河,染红了洁白的雪地,尸积如山,血肉横飞。
宫中也议论纷纷,各种流言闻风而传,传遍了宫中的每一个角落。赵佶在龙德宫听到了这些传闻,大惊失色,再也无法安眠,传旨赵云桦觐见。
赵佶一见赵云桦进来,连忙抓住了他的双手,惊慌失措地道:“桦儿,金军就快杀进城了,你武功高强,带着父皇逃往洛阳吧!”
赵云桦道:“现在金兵守卫森严,待稍微松懈了些,儿臣自会带着父皇逃走的。”
赵佶道:“也是,且待和议成功再走也不迟。”
赵云桦却笑了,笑得云淡风轻,说道:“只有皇上才相信金人的鬼话,金人想干什么我都很清楚,开封城己破,他们又怎会真正议和呢?只是想搜刮更多的财物罢了。”
二十九日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雪地蓝天的映照之下,清晨的朝阳像鲜血一样红艳,发射出奇诡的光芒,就像人体里滴出的血液,令人不悚而寒。城中的百姓见了无不惊骇,很多人认为这是杀戮之兆,金军可能就要血洗开封城了,经过昨夜这一劫,全城的军民都不再相信金军了。
雪停了,朱慎妃穿着红色的斗篷在雪地上行走,迷幻一般的绯红映衬着她艳如桃李的俏脸,她惶恐不安地走进了昭阳殿,与毫无主见的朱琏相对黯然。
“姐姐,金军要屠城了。”朱慎妃上气不接下气地道。
“是谁在散布谣言?”朱琏又惊又怒。
“宫里所有人都是这么说的。”
“传令下去,谁再敢妖言惑众,定斩不饶。”朱琏毕竟是后宫之主,懿旨一出,果然很快就将那些所谓的预言暂时压了下去,三千佳丽不敢再乱嚼舌根,后宫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三十日,在宰相何栗、中书侍郎陈过庭、同知枢密院孙傅等大臣的陪驾下,赵桓乘马代替赵佶去金营议和,这恰恰中了金人的圈套。刚出朱雀门,就有成千上万的百姓闻讯赶来送行,将宽阔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赵桓一行人通过之后,仍久久不肯散去。
来到南熏门下,金将蒲家奴正在奉令守在开封城内,虎行鹰视,不怒而威。赵桓早已被吓得六神无主,看见城楼上的蒲家奴心惊胆战,急忙勒紧马缰就要下马行礼。
城楼上的蒲家奴不敢受赵桓大礼,慌忙率领众将避开,并传话道:“此处不是下马处,请皇上立马稍候,都统已经差人前去通报国相元帅,马上便有人前来来护驾。”
不一会儿,城门大开,胡沙保、国禄率领数十金人铁骑鱼贯而入,二将在马上向赵桓作了一揖打过招呼之后,胡沙保在左,国禄在右,夹道拥卫着赵桓,像押送囚犯般一路“护送”,何栗等人紧随在后,直奔青城而去。
到了青城国相大寨,赵桓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情莫名其妙地紧张了起来,他生怕得罪完颜宗翰,又要下马请罪,却被胡沙保阻止了。
国禄也劝阻道:“请大宋皇帝里面下马。”
此时天色已晚,完颜宗翰派萧庆前去相迎赵桓君臣一行,并传下话来:“因天色己晚,请钦宗皇帝斋宫歇息,明日相见。”
十二月一日,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根本不与赵桓见面,而是再派金使萧庆来索降表。
赵桓事先未曾想到这些,当即说道:“中书舍人孙觌起草降表。”
孙觌万没想到差事会落在自己的头上,他可不愿意做这会使祖上蒙羞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