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玩宋 > 第三百零四章 恍若隔世

第三百零四章 恍若隔世

雷声阵阵,倾盘大雨从天而降,打落在金阶之上。

朱胜非又率文武百官至睿圣宫向赵构禀明此事,并宣读诏书。

赵构与吴芍芬冒看滂沱大雨,走出了睿圣宫接了诏书。他被搬出行宫,迁居睿圣宫,同行的嫔妃中只有吴芍芬一人侍奉在左右,始终不离不弃。

赵构屏退了左右,对朱胜非道:“如果这样传之后世,岂不贻笑天下?”

朱胜非道:“此乃云王想出来的妙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请皇上宽心。”

听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赵构这才放下了心头大石。

张逵反应敏锐,私下对王世修道:“如此一来,赵氏安矣,苗氏危矣。”

王世修虽然杀了王渊、康履等人,但随后局势的发展却总让他高兴不起来。赵构是被废了,小皇帝也被他们控制在手中,但外地的军队却并不听从朝廷的指挥,反而以勤王的名义向杭州进逼,他并不像苗傅、刘正彦那般愚昧无知,立即明白了赵构重掌兵权后的全部秘密。于是他悄悄来到朱胜非家中,向朱胜非磕头认罪,希望朱胜非能赦免他的死罪,并主动提出要促成赵构复位。

朱胜非见他言词诚恳,立即将王世修扶起,温言宽慰,两人私下里密议,若然王世修能劝得苗傅、刘正彦两人不反对赵构复位,则晋升王世修为六部侍郎。

王世修此次前来只是想在赵构复位后留得一条性命,没想到还有升官的机会,大喜过望之余,答应一定尽力而为。

次日,朱胜非将王世修迷途知返的消息禀明孟婵,希望孟婵也同意将王世修封官进爵。

孟婵为了能稳定局面,当然不会反对,说道:“若此事促成,何止侍郎,就是想做执政也可以答应他。”

朱胜非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便依赵云桦之计,暗中谋划赵构复位之事。

赵构复为康王、天下兵马大元帅之时,吕颐浩和张浚的军队正驻扎在吴江。

赵云桦提出要赵构复为康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是计,苗傅、刘正彦同意赵构复为康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同样也是计,谁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结果是苗傅、刘正彦的计策落空了。当苗傅、刘正彦知道上了赵云桦的大当之后,两人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王世修一再承诺之下,三月二十九日,朱胜非召众执政来都堂议赵构复位一事,他想事先试探一下众执政的想法,然后再与苗傅、刘正彦正式摊牌。

众执政早就不满苗傅、刘正彦两人飞扬跋扈,废立皇帝,只因他们手中并无兵权,才会忍耐至今。如今见朱胜非提出要赵构重位,纷纷表示赞同。

摊牌的时候到了,朱胜非便命人召苗傅、刘正彦,以及王世修等人也一齐来都堂议事。

秘书省正字冯楫正在苗傅军中游说苗傅,刘正彦等也站在一旁。冯楫说降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只不过是一个碍眼法,倘若赵构复位,孟婵赐他们的免死铁券也没有用,要赵构赐的才有用。这一段话,威逼利诱应有尽有,听得苗傅、刘正彦心惊肉跳,似醉似醒,满脸流汗,如坠五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应答。

正在此时,有内侍传话,说宰相朱胜非请他们都堂议事。苗傅等人正一头雾水,不知朱胜非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当他们闻讯赶到都堂之时,只见文武百官都在场。

朱胜非不待他们开口,抢先道:“请皇上复位之事已定下迎请之日,朝廷百官皆有奏章,公可另写奏章一同呈上。”

朱胜非此时对苗傅、刘正彦的口语变得相当生硬,毫无商量的语气,完全是命令的口吻。

苗傅纵有一肚子的说话,也全部被噎了回去,他顿时涨得满脸通红,只得回过头去用眼色暗示刘正彦。

刘正彦认为请赵构禅位,只为和金,突然仓促让赵构复位,恐怕会与和金一事相违,反而不美。

朱胜非反驳了刘正彦,说和金之事可以延后,眼下大事是在勤王之师未大举进攻之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以免到时会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刘正彦被朱胜非说得哑口无言,半响说不出话来。

苗傅站在一旁听到了朱胜非的一番说辞,才意识到赵构复位后会直接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正在犹豫着是否要提出一些条件以求自保,但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提出又有些不妥,他沉吟了半天,却有口难言,有苦诉不出。

苗傅在百般无奈之下,长叹了一声道:“看来只有死了。”

堂前争辩不休,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午饭时候,朱胜非见机不可失,当即命令堂厨开火做饭,所有大臣,包括苗傅、刘正彦等人都不得离开都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