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任命熙河路帅刘锡为都统制,亲自督战,在秦亭举兵准备攻打金军,誓师会上,看着漫山道野的兵马,张浚不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张浚喜不自禁地对曲端道:“如此兵马,当可以直捣幽燕!”
曲端却丝毫不为所动,冷笑地回答道:“必败。”
张浚收敛了笑容,心中一沉道:“若不败如何?”
曲端道:“若不败,端愿伏剑而死!”
张浚正色追问道:“可敢立军令状?”
王庶满脸不屑,捧来了文房四宝,曲端冷目而视,不加思索便挥笔而书:“若此战不败,端甘伏军法。”
张浚信心十足,高声呼应道:“浚若不胜,就割下自己的脑袋送与将军!”他们两人,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赵云桦勿勿从后赶来,想阻止他们,无奈曲端已经立下了军令状,他暗叹了一声,他们将士离心,并非是好事。
西路金军都统完颜娄室将金军主力驻守在距富平八十里的大封县,恰巧他有事赶回了云中,并不在军营之中。
宋军到达富平之后,赵云桦从探子口中得知主帅完颜娄室不在军中,心中大喜,向张浚进言应趁此良机攻打金军,杀西路金军个措手不及,定然能大获全胜。诸将也认为是妙计,纷纷向张浚建言。
张浚心高气傲,并不采纳赵云桦之计,说道:“万万不可,行军打仗不是盗贼行窃,应当堂堂正正地打,必须先下战书,约定日期,然后才可以打。”
赵云桦道:“兵不厌诈,倘若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恐怕今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张浚不以为然地道:“王爷言重了,且看浚活捉完颜娄室。”
于是,张浚派人到金营中下了战书,但一连送出了几封战书,由于完颜娄室还未回营,金军都不加于理睬。
张浚更加得意忘形,讥讽完颜娄室胆小如鼠。赵云桦在夹山之战时,见识过完颜娄室的厉害,劝张浚不要过于轻敌。但张浚却不听赵云桦劝告,认为是金军胆怯了,又公开贴出了悬赏的榜文,以刺激金军:“生擒完颜娄室者,官升十级,赏银万两。”
完颜娄室得知宋军已经来到富平后,勿勿从云中赶了回来,刚刚回到军中,就看见张浚的榜文,当下怒火中烧,也回敬了悬赏榜文:“生擒张浚者,赏驴一只,布一匹。”
张浚见到了完颜娄室的榜文,并未因为他的讥讽而生气,反而大为高兴,完颜娄室终于肯应战了,于是他再派人去金营约战。
身经百战,老谋深算的完颜娄室正中下怀,当下很爽快地答应了。年轻气盛的张浚,又岂是阴险狡诈的完颜娄室的对手?
决战的时间到了,张浚摆出了阵势,宋军阵容强大,喊杀声喧天,等待着金军出来应战。谁知金军依旧躲在了营垒之中毫无动静,太出乎张浚的意料之中了。
完颜娄室偷偷带着数十名侍卫,骑着快马到附近的山上偷窥宋军的阵势,见宋军士气如虹,人数众多,两军相隔又有一大片长满了芦苇的沼泽地,并不易于骑兵出击,于是他退守营垒,不肯出来应战。
过了几天之后,张浚又派人前去金营中约战,完颜娄室仍然是答应得很爽快,由于兵力悬殊,完颜娄室认为不能硬碰,只能智取,他心中一时之间也没有底,只下令坚守营垒,始终不肯出城应战。
张浚见完颜娄室畏首畏尾,心中大喜,认为完颜娄室一定是被宋军的阵势给吓住了,所以才不敢出来应战。兴奋地对众将士道:“此战必灭金贼!”
无论张浚怎样辱骂叫阵,完颜娄室始终不肯出来应战,这令张浚十分不悦,他只想尽快建功立业,无奈心急是吃不下热豆腐的。
正在张浚心烦意乱之时,王庶给他另出了个主意,要张浚在再给金军送战书时,附带上一件女人的衣服给完颜娄室,侮辱完颜娄室连女人也不如。此事一定会激怒完颜娄室,他必然会出兵决战。
银可忙将张浚的降书和一件女人的红肚兜送到了完颜娄室的面前,完颜娄室拎着那件红肚兜,果然勃然大怒,说道:“这是什么意思?”
银可忙道:“张浚在骂都统连女人也不如,这分明是激将法,都统大可不必理会,以免自乱阵脚。”
完颜娄室见银可忙如此说法,便庒下了心头之气,吩咐手下将士将那件红肚兜投入了篝火之中,烧成了烟灰。
完颜娄室忍耐住不出兵,是另有想法,宋军几十万大军在野外扎寨,每天吃喝都不是一件小事,据他这些天所观察,每天都有远近各路的百姓运送粮草,往来不绝,周而复始,宋军费用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