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玩宋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朝议和

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朝议和

回到了临安,秦桧立即上金銮殿拜见了赵构,却在朝廷中引起了不少震动,满朝文武见他全家都能平安归来,众说不一,各自起疑。

赵构也疑云重重,说道:“秦中丞是如何归来的?”

秦桧道:“微臣杀死监视自己的金军,夺船逃了回来。”

但朝野上下却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说话,从金国回到临安,相隔三千里路,如果不是他叛国投敌,便是金人有意放他回来,只凭他三言两语,实在不可轻信,分明是巧舌如簧。但这些都是众臣自己的猜测,完全没有真凭实据,谁人都不能证明秦桧是在胡编乱谄。

在靖康年间,秦桧敢于直言保存赵氏的行为,给宰相范宗尹和同知枢密院李回的印象太深了,他们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一个在金人的威逼之下不顾性命维护赵氏宗庙的人,会是一个投敌变节之人,所以两人在赵构的面前力保秦桧的忠诚。

赵构也觉得是有人在故意中伤,他思前想后,于是单独在福宁殿中召见了秦桧。秦桧见驾后不仅将徽、钦二帝的近况告诉了赵构,还说出了赵佶的全盘计划。赵佶建言南北分区而治,子孙世代向金国纳贡称臣,以保住半壁江山。

赵构道:“现在前方告急,依秦中丞之见,是主战还是主和。”

秦桧道:“若想天下相安无事,南面是南面,北边是北边。”道完,将赵佶和挞懒的议和书都呈给了赵构,建议赵构与金国议和。

赵构早想议和,当下大喜忘形道:“桧涥朴忠厚,超乎常人,朕得此贤臣,甚为欢慰。”

赵构在靖康年间就知道秦桧的赤胆忠心,此次又从秦桧口中得知二帝和韦太妃的消息,心中非常高兴,更高兴的是知道了赵佶对金的方略,当他得知将不用再过那些终日恐惧,劳碌奔波的避敌日子之后,高兴得差点儿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赵构高兴之余,当即任命秦桧为礼部尚书。送秦桧回临安的丁祀和王安道也升了京官,就连帮秦桧出逃的船夫孙静,也补了个承信郎的缺。

得玉鲛鸳鸯帕可得天下,此言一点儿也不假,藏在梅岭秘道中的两本奇书,果然能驱赶金寇,还我河山,牢牢地守住着大宋的半壁江山。

金军再次进攻常州,由于岳飞得到了《鬼谷子阵法》和《鬼谷子兵书》这两本奇书,宋军士气大震,势如破竹,赵云桦与岳飞在常州与兀术交战,四战四胜,朝廷收到了他们大败兀术的捷报。赵云桦带兵袭击金军于镇江东岸,又打了胜仗。在清水亭作战中,岳飞再次取得了胜利,金军尸横遍野,长达十五里。

兀术奔向建康,岳飞在牛头山设下了埋伏,专等待兀术上钩。趁着月黑风高,岳飞命令一百名士兵身穿黑色的衣服,混入了金军的军营里,引动金军骚乱。金军不知是计,惊慌失措,相互攻击,伤亡惨重。

兀术驻扎龙湾,岳飞又率领骑兵三百名,步兵两千名急行军来到了新城,兀术在毫无提防之下再次被打得惨败,连忙逃回了淮西。赵云桦、岳飞大捷,收复了建康。

岳飞上奏赵构说建康是要害之地,应挑选士兵固守,还须增加兵力守护两淮,保护心脏地区。赵构与吕颐浩等臣商议过之后,采纳了岳飞的建议,派兵守护了淮河一带。

兀术屡战屡败,处处制到了赵云桦和岳飞的牵制,自知不敌,欲撤兵欲返回了北方。岳飞用兵如神,又在静安将兀术拦住,兀术兵败,岳飞大获全胜,捷报频频上奏了朝廷。

赵云桦十分欣赏岳飞,见他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再次上表给赵构请求与岳飞一同担任淮南东路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任务,以收复本路州郡,抓住机会渐渐推进,使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路陆续得以收复。赵构龙颜大悦,立即准奏了。

兀术、挞懒联合刘豫,与伪齐联兵一起进攻楚州,前方战况非常危急,赵构立即任命赵云桦、岳飞一起并肩作战,并下旨刘光世出兵支援他们。赵云桦、岳飞两人屯兵三塾作为楚州援军,不久便抵到了承州,三战三捷,杀死了投靠刘豫的伪齐军将领高俅、张迪,俘获敌军首领七十多人。

由于刘光世惧怕金军,并未带兵前去支援,李纲中了金军的埋伏,不幸阵亡。赵云桦、岳飞两人孤军作战,兵少粮缺,在浴血奋战之中,赵云桦又中了兀术的暗箭,负伤离阵,岳飞势单力薄,不久楚州便沦陷了。

赵构又下诏赵云桦、岳飞坚守通州、泰州,如果守不住,也要在沙州保护百姓的安全。因为泰州无天险可凭恃,岳飞只得退兵保卫柴墟,在南霸桥作战中,兀术大败。

在沙州保护百姓渡江,岳飞率领了二百名精锐的骑兵断后,赵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