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玩宋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御驾亲征

第三百三十六章 御驾亲征

赵云桦依依不舍地与赵伯琮分开后,又步入了万安宫中,准备看他的次子赵伯琛。刚刚走出福宁殿,便觉有一股寒气从四面八方向他袭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行到万安宫时,他不禁搓了搓双手,眼角却瞥见了宫女崔彩彤扶着吴芍芬站在了殿前。

吴芍芬盛装高髻,姿容妍丽,额角上贴着一排浅浅的流苏,蛾眉淡扫,娉婷袅娜,凤冠霞帔,环珮叮咚,宛若画中之仙谪临凡尘。

赵云桦目不斜视,上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道:“参见贵妃娘娘。”

吴芍芬还了一礼道:“云王不必多礼,里面请!”

赵云桦随吴芍芬走进了大殿,只见蓝幽菊领着一个六、七岁的锦衣男童迎了上来,恭恭敬敬地的赵云桦行了一礼。

小男童脸如冠玉,长得十分清秀,肤色极为白皙,漆黑的瞳仁炯炯有神,衣饰格外讲究,神采飞扬,竟带有股凛凛英风。不是别人,正是七年前被赵构抱走的慧王赵伯琛。

吴芍芬道:“伯琛,他就是你从未见过面的父王。”

赵伯琛迷惑地看了吴芍芬一眼,只见吴芍芬对他点头微笑,他不禁双眼一湿,泪盈满眶,连忙下跪道:“孩儿拜见父王。”

赵云桦连忙将他扶起道:“我儿免礼!”触目所及的,是赵伯琛那双清澈水灵的眼睛,他不由心中一阵激动,将孩子紧紧地抱在了怀中。

赵伯琛将头埋在赵云桦的胸前,冰冷潮湿的泪水沾湿了赵云桦的前襟,他们父子难得重逢,一别之后,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见面。

“请王爷到偏殿用茶。”蓝幽菊又作了一揖。

赵云桦如梦初醒,放开了赵伯琛后,进入了偏殿。崔彩彤连忙奉上了香茗,赵云桦一边用茶,一边与吴芍芬闲话家常,直到黄昏,方才告辞离宫。

二月,孟婵突然患上了风疾,由于年事已高,药石无效,不久便离开了人世,死于越州的行宫中,终年五十九岁。

孟婵之死,赵构非常伤心,也令他突然惊醒了起来,他不禁更加想念远在金国的生母韦梦蕙,韦梦蕙年已老迈,仍在人世,倘若不在她生前接她回朝,尽人子之孝,他又有何颜面君临天下,因此,他欲接回生母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三月,因百姓缺衣少食,群情汹涌,赵构顺天应民,下旨各州各府的衙门开仓赈济百姓。百姓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心中感激,山呼万岁。

四月,赵构对宰相张浚道:“朕住在生了火的屋子里还觉得冷,何况穷苦的百姓呢?真叫人惦记,像湖南、江西一些遇到旱灾的地方,应尽早安排赈灾。百姓生活艰辛,年老体弱的会死于沟壑,身体强悍的会变成盗贼。朕作为百姓父母,怎能安心?”自前年朱胜非退位之后,张浚继任了相位。

张浚回奏道:“皇上以己度人,关心百姓,足以感召和气,更何况还要给以实惠呢?”

赵构感慨万千,又道:“朕总因难以弄清事情的真相而苦思冥想,夜不能寐。”

张浚道:“眼下正是多难之际,二宫幽处远方,一有不慎,恐生闪失,所以皇上多虑是自然的,不过,听的太多了,有时反而容易被迷惑。如果患得患失,就容易经常改变主意,以易惑之心,经常改变做事的原则,终会导致一事无成。所以,过去的君主从来都是正心修己,坚定信念,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持刚健之志,排除一切顾虑和怜悯,义无反顾地去做他认为该做的事。皇上圣明,臣愿皇上在万机之暇,澄心静气,遵循大义,身体力行,如此,则中兴大业可成。”

赵构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他知道张浚是借机提醒自己,不要因为有些人的意见而放弃恢复中原的决心。其实他身为一国之君顾虑甚多,国耻家恨他自然不能释怀,但现在民生艰难,他也不能坐视不理,当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宋金之间虽然暂时并无战事,但宋齐之间却摩擦不断。宋朝的君臣,谁都无法容忍过去的臣子如今分裂疆土独霸一方,僭越称帝。而刘豫也始终感到南宋的重重障碍,迫得伪齐政权透不过气来。

九月,赵构下旨,令满朝文武在大殿之上畅所欲言,讨论收复伪齐的利弊与可否。他准备在自己做出决策之前,先听听众大臣的意见。

程敦厚上书说伪齐势头正盛,朝廷应该宁可不收复二河,也不要再滥用民力,挑起战祸。眼前迫在眉睫是应裁减冗兵,节省军费。当今之事,战未必就对,和未必就不对。关键是不要让伪齐抓住南宋的要害,制朝廷于被动。他还说张浚有好功之心,并非社稷之福。左丞相赵鼎也认可程敦厚的说法,而右丞相张浚却大加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