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八年春,赵构再次任秦桧为右相兼枢密使,公开庒制朝廷抗金言论,排斥和打击主张抗金的文武百官,并下旨秦桧粉墨登场,主持对金国的议和大局。
五月,完颜亶派遣乌陵思谋等臣前来议和,与王伦一同回到了临安。乌陵思谋早在宣和年间,作为金国的使臣曾经来过宋国,乃是当年“海上盟约”的议和使者。
为了表示朝廷的重视,秦桧特意安排权吏部侍郎魏矼力馆伴,负责接待,谁知魏虹以曾经反对议和,恐怕无法胜任为由,拒不接受任命。
秦桧刚刚当上宰相,主持和议,没想到刚处理第一件事就这么棘手,心中非常不悦,立即召魏矼来到了都堂,欲问个清楚明白。
魏矼道:“刚刚在御史台,说和议不对,现在不能专门对付和议。”
秦桧不解地道:“魏大人为什么不主张和议?”
魏矼倒也直爽,毫不隐瞒,直言道:“金人不可信,下官恐防有诈。”
秦桧对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也不驳斥,只是推己及人地劝道:“魏大人是以智谋揣度敌人,本官是以诚挚对待敌人,以诚待人才可以服人。”
魏矼直接回答道:“丞相固然是诚待敌,但敌人却恐怕不会以诚来待丞相!乌陵思谋非常狡黠,不会用诚意对待丞相。”
秦桧被魏矼一句话噎得半天透不过气来,暗想之下觉得他言之有理,他无法说服魏矼,只得另改派吴表臣充任馆伴。他听了魏矼腑脏之言后,立即改变了初衷,将宋金议和之事一拖再拖。
赵构在朝堂上对辅臣嘱咐道:“招待北使的规格要稍微优厚一些,早得休兵,免赤子肝脑涂地,才是朕最关心的。”
赵鼎在旁接口道:“若用兵,不知要花费多少,与招待费简直就无法比。”
赵构又道:“昨天,有人劝朕要注意恤民,朕对他们说,只要不休兵,就不免要取之于民,比喻月椿钱之类,就是想免也免不了。而一旦休兵,以往所有取之于民的临时收费,全部取消。”停了一顿,他又感慨地道:“这十几年来,若无军旅之事,专意保民,国家早就富强了。”
赵鼎和秦桧同时应道:“皇上此言,必感动神明,天下太平不会远了。”两位宰相虽然没有反对议和,但却不代表其他大臣不会反对。
王庶在合肥听到乌陵思谋要来宋朝议和的消息后,立即上书赵构,说金人无故请和,其中定有阴谋,他们不在赵佶死后立即报讣音,却在倾国南犯受挫后才报讣音,定是怕宋军长驱直入,故而阻止我军征讨。金人所谓归还大宋的土地,不过或以淮河为界,或以黄河为界两策。若以淮河为界,则与现在实际所管辖的并无多大的出入。若以黄河为界,则经过十多年的战乱,河南之地白骨未敛,几乎渺无人迹,朝廷还得派几十万大军驻守在这无用之地,金人的计谋周密至极,朝廷不能不经过深思熟虑,就仓促做出了决定。
几乎同时,王之道也上书反对议和。他说自靖康以来,朝廷就失策于议和,结果导致两宫北狩,生灵涂炭,至今已有十四年长,仍不觉悟。任由王伦卖国,引狼入室,实在不该。当初章谊出使金国,团体其他随从都被金人拘禁在中途,只放章谊一人独自前往军前。现在朝廷应该投桃报李,金使前来,理应只令其使一人来到行在,而将其他人留在韩世忠的军中,一来可以灭灭金人的锐气,二来可以显示朝廷的尊严。至于议和,则有九不可。
没过几日,又有张戒上书说自靖康以来,朝廷从未胜过金人,金人也从未畏惧过南宋。可自从废黜了刘豫之后,却扬言要还我中原,归我梓宫,这就像无功之赏,必为祸端。若非是要突袭于我朝,就是怕我朝趁伪齐不稳而袭击于他。所以朝廷万万不要幻想不劳而获就能坐亨其成,其中必然有诈。
冯时行更是引用了刘邦要与项羽分食自己父亲的肉羹典故,当面要赵构大义灭亲,不要为了梓宫和韦太后与金人议和。
赵构不待他说完,连忙打断道:“杯羹之语,朕不忍闻。”道完,他脸色惨然,皱着眉头离开了金殿。
朝堂众说纷纷,不仅文官反对议和,武将中的韩世忠和岳飞也明确地反对议和。
岳飞更是扬言道:“今年若不举兵,则纳节请辞。”
面对如此铺盖地而来的反对议和的呼声,赵构不由雷霆大怒,却又无可奈何,他并不理解群臣为什么要反对,即使赵云桦出面阻止,也没有什么效果。长年佂战,早已人乏马困,百姓流离失所,其实赵云桦也不想议和,只是怕再挑起战火,以免哀鸿遍野。
六月,乌陵思谋等金国使臣入宫见了赵构,并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