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所思君子
听闻萧珍谋逆的消息,梅妃并没有表露出多少惊慌的神色,她并不感到意外,只是面对萧竞权尽在掌握之中的淡然,她却觉得莫名可悲可叹。
萧竞权吐在地上的鲜血有些暗红,刺痛了梅妃的眼睛,她多希望这是自己刺进他身体里的尖刀滴在地上的血,可是她还是似乎出于本能一样,拿起自己放在一旁几乎不用的手绢,为他擦干净了嘴角,将放冷的茶递到萧竞权唇边。
“陛下,如今如何是好呢?睿王妃和珍儿的孩子还都在这里,不如让臣妾出去和他们谈一谈吧,珍儿也许只是被旁人蛊惑了,他毕竟是您的孩子,陛下对他寄予厚望,说不定此时他还没酿成大错,还有回转的馀地。”
她不知道自己是在助萧瑜一臂之力,还是真心在求他饶恕。
萧竞权握住她的手,苦笑着说:“你是真的不懂,还是真的怜惜这个逆子?你如今怜惜他,却不知道他如今在外如何调兵遣将,意欲取我二人的性命呢?这就是朕的好儿子啊!”
他打起精神,命人将睿王妃带下去严加看管,随后在李素与梅妃以及十馀位殿前侍卫以及秘卫的陪同下一起打开殿门,走向仁寿宫主殿前,看着几乎就要被攻破的大门,不知道他此时是何种心情。
一旁的秘卫见殿前大门几乎支撑不住,在一旁也略有些心急,劝解萧竞权不要再多停留,若是等萧珍的人马攻破城门,再撤离仁寿宫可能会生变故。
萧竞权看着摇摇欲坠的防守呢喃:“朕知道,朕只是在想,还有没有必要再见他一面,如今想想,或许是不必了。”
他擡高了一些声音,让秘卫告诉萧琳和幽州大军主将以及宋济民,告诉他们务必要保全萧珍的性命,其馀叛军等一并诛杀,今日死守行宫众军卫及诛杀叛军者皆有重赏。
随后,萧竞权带着梅妃及其他嫔妃等从仁寿宫宫中的暗道撤离,萧竞权命梅妃将自己暗阁中的圣旨拿出,放在了自己的主位之上,梅妃这时才看过了那道圣旨,圣旨上书册封萧珍为太子,萧璇为端王,可是这圣旨如今也再没了意义,留在此处,或许只为诛心二字。
梅妃突然很想知道,紫宸殿那道圣旨上所写的内容,又会否和这道圣旨上的一样呢?
仁寿宫的兵防本就被萧竞权撤走大半,萧竞权安全撤离仁寿宫主殿,侍卫们也不做顽抗,萧珍和其他叛臣的精锐很快便冲破了仁寿宫,一路厮杀至殿内,却不见任何踪影,只是在偏殿找到了已经疯癫的睿王妃。
萧竞权带走了自己的皇孙子,却并没有带走她,睿王妃将自己的脸和后背抓挠得满是血痕,不停说着什么“他在看着”,“有人在看着我们这”这样的字眼,她看到萧珍和自己的父亲便笑,随后又忽然说什么众人的死期到了,萧珍把她抱在怀中问她究竟发生了什么,她却一口咬住了萧珍的手,咬得他鲜血直流,疼痛难忍,才不得已将她放开。
“我们的孩子呢,他去哪儿了,说话啊!父皇他们呢,皇贵妃呢?”
他清楚自己所行乃是一步险棋,即便把行宫包围,援军也将很快到达,他要么杀萧竞权即刻登基,要么挟持萧竞权与皇贵妃为保,逼萧竞权让位,可是如今萧竞权却凭空消失了,他手上的筹码便只是一笔空谈。
萧珍不相信自己的谋划就这样毫无声息的失败了,看向身后惶恐不安的追随者,他大叫一声,发了疯一般冲向殿内,却看到被丢在龙椅上的圣旨,将那圣旨打开来看,又好似被炭火灼伤了手一般丢在地上。
萧竞权撤离行宫,迎来率领幽州大军前来救驾的萧琳与宋济民,只是看到萧琳满怀担忧的目光,他欲言又止,再无力说什么宽慰的话,只是淡淡扫过一眼,向萧琳点了点头。
宋济民上前一步,恭敬问道:“陛下,如今幽州大军已将行宫包围,行宫之外叛军已悉数诛杀,如今是否攻入行宫之中诛灭反贼,还请陛下下示。”
萧竞权松开了紧握着梅妃柔夷的手,那手无力垂落在身侧。
如今在行宫外已经听不到什么厮杀声了,似乎方才的一切都从从未发生过一般,明日萧珍便会来到行宫与睿王妃与幼子同住,他会召见萧珍询问他朝中事宜。
可是这些事从未有过可能,如今也悉数幻灭。
“不必……暂且将行宫包围,诸叛贼不得有丝毫遗漏,再过一两日吧,再过一两日……”
他恍惚说道,随即又牵起了梅妃的手,背离众人的恭送声,携她进入屋内休息,他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也不知道为何要等待一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