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的晨光,带着草原城市特有的清冽,穿透百叶窗的缝隙,温柔地唤醒病房。o三?叶{′屋^μ !首¤发·心电监护仪规律而平稳的滴答声,成了最安心的背景音。
孟屿还在沉睡,呼吸悠长平稳,眉心舒展,脸色比昨日多了一丝血色,额角纱布下的伤口也显得干燥洁净了许多。
诸葛大力趴在床边,头枕着手臂,似乎睡着了。但她的另一只手,依旧习惯性地、轻轻地搭在孟屿没有受伤的右手腕上。
晨光勾勒着她略显消瘦的侧脸轮廓,眼下浓重的青黑诉说着连日的疲惫。然而,即使在睡梦中,她的眉头也微微蹙着,仿佛潜意识里依旧在警惕着任何可能的风险。
当护士轻手轻脚进来测量晨间生命体征时,大力几乎是瞬间惊醒,像一只警觉的鹿。她立刻直起身,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向护士的动作,同时低声询问:“体温多少?血压正常吗?夜里有异常记录吗?”
护士熟练地操作着,微笑着回答:“36.8°c,血压118\/75,都很平稳。夜里睡得很安稳,监测数据没有异常波动。恢复得比预期还好呢。”
听到护士的话,大力紧绷的肩线才微微放松下来。她看向孟屿,他恰好也在这时缓缓睁开了眼睛。眼神不再像昨天初醒时的迷茫涣散,而是恢复了往日的清亮,只是带着大病初愈的些许虚弱和温和。
“早。”孟屿的声音依旧沙哑,但底气足了一些,他动了动被大力握着的手指,“感觉……好多了。”
这是实话,头痛减轻到几乎可以忽略的隐痛,恶心感完全消失,身体虽然虚弱无力,但那种沉重的枷锁感松动了。
大力立刻进入状态,先递上温水让他小口润喉,然后拿出笔记本和电子体温计:“晨间基础数据需要记录。体温、脉搏、血压护士刚测过,我记录。主观感受:头痛指数?恶心感?眩晕感?请精确评估。”
孟屿看着她认真专注、一丝不苟的样子,心中又是温暖又是无奈。他配合地报出数据:“头痛vas 1分,基本忽略。无恶心,无眩晕。精神状态评估:清醒,配合度高,请求提升‘舒适度’评分。”
大力记录完毕,放下笔,仔细端详他的脸色,又轻轻掀开被子一角检查他打着石膏的左臂(确认无肿胀加剧),才微微点头:“数据良好。舒适度提升申请……待医生查房后综合评估。”
医生查房的时间到了。这一次,医生的表情明显轻松许多。
他仔细检查了孟屿的伤口、瞳孔反射、骨折固定情况,又详细询问了感受,查看了大力那本记录详尽堪比护理日志的笔记本。
“恢复得非常好!”医生下了结论,“脑震荡症状基本缓解,骨折固定稳固无移位迹象,伤口愈合良好。今天再观察一天,如果下午各项指标稳定,没有反复,明天就可以办理出院了!”
“出院?!”孟屿和大力几乎同时出声,一个带着惊喜,一个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对,出院。”医生肯定地说,“回去后需要静养,避免剧烈活动和负重。左臂石膏至少固定4-6周,定期复查。
脑震荡虽然症状没了,但完全恢复还需要几周到几个月时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脑和情绪激动。营养要跟上。”他转向大力,“诸葛小姐,后续的家庭护理任务,可就交给你了。你的专业和细心,我们很放心。”
医生的话像一道赦令,让孟屿看到了回归正常生活的曙光。而大力,在最初的紧张后,眼神也亮了起来,迅速在笔记本上划掉“住院观察”,飞快地写下了“出院准备”、“家庭护理方案优化”、“康复环境布置”等新条目。
消息很快传到了等在休息区的伙伴们那里。众人一阵欢呼,随即开始热烈讨论后续安排。
胡一菲抱着胳膊,一锤定音:“孟屿这情况,肯定没法继续行程了。
原计划还有两天,但草原深处路况不好,颠簸对他恢复不利。我的意见是,我们剩下的人按原计划完成后面两天的行程(去满洲里国门和呼伦湖),孟屿和大力在海拉尔休养,等我们回来汇合,一起返程!”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唐悠悠虽然遗憾大力不能一起拍照,但也知道孟屿需要照顾:“大力,你安心照顾孟老板!我们会拍好多好多照片视频给你看!特别是国门和呼伦湖!”
“孟屿,请务必好好休养。草原的壮美,下次我们再来一起感受!”关谷神奇认真的点点头。
*吕子乔跟着说道:“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