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
二人暗自思忖,今日得与诸前辈相聚,实乃天赐良机,日后必紧随楚风等人,奋发图强,为国效力。
笑声渐息,卢植命人摆上酒馔。俄顷,珍馐罗列,满桌飘香。
有炙烤鹿肉,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蒸鲜鱼,肉质鲜嫩,汤汁醇厚;更有玲珑糕点,造型精美,甜香诱人。
另有佳酿数坛,启封之时,酒香四溢。众人举杯,相互致意。
朱儁起身,高举酒杯,朗声道:“今日相聚,皆因有缘。愿吾等情谊如松柏常青,共为大汉兴盛竭心尽力!”
言罢,一饮而尽。
众人皆响应,举杯同饮。
酒过三巡,话题转至当下局势。
蔡邕蹙眉摇头,喟然叹曰:“诚如公言。
今朝堂昏暗,忠奸不辨。
诸多贤才空怀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实乃痛心之事。”
楚风闻之,心中涌起万丈豪情,起身拱手道:“诸前辈所言极是。楚风不才,愿为汉室略尽绵力。日前,学生与公孙瓒率部与乌桓交战,幸赖将士用命,全歼乌桓二十万众,扬我国威,亦令异族知我大汉威严不可犯。”
朱儁闻此,眼中一亮,击节赞道:“原来此乃贤侄之功!此役堪称辉煌!全歼乌桓二十万,谈何容易。楚风贤侄与公孙贤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真乃汉室栋梁!”
公孙瓒谦逊道:“此非瓒一人之功,皆赖将士奋勇杀敌,众志成城。且楚风兄谋略出众,调度有方,方有此胜绩。”
众人皆点头称赏,对楚风、公孙瓒之功绩赞誉有加。
张飞拍着胸脯,大声道:“俺老张在战场上可不含糊,杀了好些乌桓贼!那些家伙见了俺,吓得腿都软啦!”
众人又是一阵欢笑。继而,众人围绕兵法谋略、学术文章等议题展开热议。
朱儁、皇甫嵩、蔡邕诸前辈凭其丰厚阅历、渊博学识,各抒已见,剖析入微。
楚风等人则凝神倾听,不时提出精妙见解与疑问。
谈及兵法,皇甫嵩详述当年平黄巾之战略部署与战术运用:“用兵之要,在乎知已知彼,审时度势。黄巾虽众,然组织涣散,训练不足。吾等察其弱点,集中精锐,分而击之,故而取胜。”
楚风略作思索,问道:“前辈高见,学生受教。然实战之中,如何确切掌握敌军动向,以制定适宜之作战方略?”
皇甫嵩微笑作答:“此需构建完备之谍报体系,广布眼线,搜集情报。且将领须具敏锐洞察与精准判断之力,依战场形势之变,灵活调整战略战术。”
蔡邕则从学术维度,论及儒家思想于治国理政之要义:“儒家倡‘仁、义、礼、智、信’,此乃治国安邦之根本。君若以仁爱待民,以礼义律已,以智慧治国,以诚信立世,则国家昌盛可期。”
公孙瓒问道:“蔡公,今汉室衰微,儒家之道能否仍如往昔般发挥效用?”
蔡邕颔首道:“无论何时,儒家精髓皆不过时。当今世风浇薄,人心不古,正需有志者弘扬儒道,教化万民,方可扭转乾坤。”
众人各抒胸臆,你来我往,气氛热烈。不知不觉,夜已深沉。
厅中烛火摇曳,光影映于众人面庞,皆洋溢着热忱。
卢植见此情景,心中甚喜。
深知此辈青年乃汉室希望所在。
若能同心同德,担当重任,汉室或有中兴之望。
末了,卢植起身,举杯而言:“今夜相聚,畅所欲言,实为快事。望诸君日后秉持初心,为汉室江山不懈奋斗。来,共饮此杯,祝大汉国运昌隆!”众人皆起身,举杯高呼:“祝大汉国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