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的花卉,五彩斑斓,争奇斗艳。
微风拂过,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引得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忙碌地穿梭其间,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园中潺潺流过,溪水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曲折。
溪水中漂浮着粉色的花瓣,随波逐流,如梦如幻,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诗会场地中央,摆放着几张古朴典雅的长桌。
这些长桌由珍贵的红木制成,桌面光滑如镜,纹理细腻。
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美酒佳肴。
笔墨纸砚皆是上乘之物,毛笔的笔锋尖锐而富有弹性,墨汁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纸张洁白如雪,质地坚韧。
美酒则是来自各地的名酒,酒香醇厚,令人陶醉。
佳肴更是琳琅满目,色香味俱佳,有鲜嫩多汁的烤鹿肉、精致小巧的点心、新鲜欲滴的水果等。
蔡邕端坐在主位之上,他身着一袭深紫色长袍,这长袍的颜色深邃而庄重,彰显着他的身份与地位。
头戴黑色方巾,方巾的边角随风轻轻飘动,更添一份儒雅气质。
他面容清瘦,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高贵与睿智。
他的眼神温和而深邃,犹如一泓清泉,能洞悉世间万物的本质。
在蔡邕身旁,围坐着洛阳城各世家的青年才俊。
这些人衣着华丽,尽显世家子弟的奢华与尊贵。
他们有的身着锦缎长袍,有的佩戴着名贵的玉佩,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风范,但眼神中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丝世家子弟特有的骄傲与自负。
楚风踏入场地,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那些青年才俊们有的投来友善的目光,对他表示欢迎;有的则带着一丝审视和不屑。
毕竟,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楚风不过是一介武夫,整日在战场上拼杀,与诗词歌赋这种高雅的艺术怕是毫无关联,能来参加诗会,不过是凑个数罢了。
蔡邕看到楚风到来,脸上露出亲切和蔼的笑容,犹如春风拂面,让人倍感温暖。
他起身相迎,动作优雅而从容,说道:“楚将军,一路辛苦了。快请入座。”
楚风快步走上前,抱拳行礼,姿势标准而有力,说道:“蔡公客气了,能受邀参加此次诗会,实乃楚风莫大的荣幸。”
说罢,在一旁的空位上坐下。
蔡琰则悄悄地躲在不远处一座精美的屏风后面。
她身着一件淡粉色长裙,裙子的材质轻柔飘逸,如同天边的薄雾。
三千青丝如瀑布般垂落在肩膀两侧,柔顺光滑,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她的眼睛明亮而灵动,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此刻正透过屏风的缝隙,好奇而又羞涩地打量着走进来的楚风。
她久闻楚风之名,在她的想象中,楚风是一位在战场上威风凛凛、所向披靡的英雄。
虽然上回见过,但也是潦草见过一面,没有仔细看清
而今日亲眼所见,才发现这位将军不仅有着魁梧挺拔的身材和英俊不凡的面容,举手投足间还透着一股独特的魅力,既有着军人的豪迈与坚毅,又不失文人的儒雅与沉稳。
诗会正式开始,蔡邕轻轻咳嗽一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他环顾众人,目光温和而慈祥,微笑着开口道:“今日良辰美景,天公作美,难得诸位才俊齐聚一堂,实乃一大幸事。老夫举办此次诗会,意在以文会友,大家相互交流切磋,共同领略诗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妨就以现场之景为题,各作一首诗,让老夫也欣赏欣赏诸位的才情。”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仿佛都想在这场诗会上一展身手,脱颖而出。
不多时,一位身着白色锦袍的青年起身。
他名叫李轩,乃是礼部侍郎之子。
只见他手持一把精致的折扇,扇面上绘着一幅淡雅的山水画。
他轻轻摇动折扇,摇头晃脑地吟道:“蔡府春光入画笺,繁花似锦映蓝天。清风徐来香满径,疑似仙境落人间。”
吟完,他微微抬起下巴,得意地看了看四周,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赞赏的意味。
周围响起了一阵稀疏的掌声,掌声中夹杂着一些轻微的议论声,有人觉得这首诗中规中矩,也有人认为不过如此。
接着,又有一位穿着蓝色绸缎长袍的青年站了起来。
此人是鸿胪寺卿的侄子王宇。
他清了清嗓子,刻意摆出一副文人雅士的姿态,高声吟道:“春日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