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投胎三国,拥用万斤神力不过分吧 > 第四十六章,蔡府诗会

第四十六章,蔡府诗会

园景色妍,亭台楼阁映清泉。花香鸟语皆成韵,沉醉不知日已偏。”

这首诗比起李轩的,似乎在韵律和意境上又多了几分韵味,用词也更为精巧。

掌声也比之前更加热烈了一些,不少人点头称赞,王宇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随后,又有几位青年才俊相继起身吟诗。

他们的诗作或是着力描绘蔡府的美景,用尽各种华丽的辞藻,堆砌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或是借景抒情,抒发自已对人生的感慨、对未来的憧憬,才情确实都颇为不俗。

每一首诗吟出,都赢得周围人的阵阵掌声与称赞,这些青年才俊们也都面带得意之色,沉浸在众人的赞美之中。

此时坐在蔡旁边的袁术缓缓开口道∶“这些都不行,让我来”

又说道“洛阳春日盛繁华,翠柳垂丝映物华。

蔡府香飘花绽处,诗心漫卷醉流霞。”

此诗一出,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陷入短暂的沉默。

这首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妙,将眼前洛阳城春日的繁华盛景、蔡府中盛开的鲜花以及诗人内心的诗意完美融合在一起。

既有对现实美景的生动细腻描绘,又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浪漫情怀和高雅情趣。

在场众人,无论是对诗词有深入研究、造诣颇高的学者,还是平日里附庸风雅的世家子弟,都不得不承认,这首诗堪称佳作,远超众人的预期。

袁术又看向楚风道∶“不知镇东将军有没有好诗,让大家品鉴品鉴”

轮到楚风时,他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神色从容淡定,仿佛眼前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微微抬头,目光在四周的景色中缓缓扫过,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在将这一切美景都深深地烙印在心底,融入自已的灵魂。

略作思索后,他缓缓开口吟诵,声音清朗而沉稳,犹如洪钟大吕一般,传遍整个场地的每一个角落:《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随着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诗句从楚风口中吐出,清风阁内瞬间安静下来。

起初,众人只是出于礼貌聆听,然而,当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宛如珠玉般落入众人耳中时,不少人不禁微微一震,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惊讶。

这两句诗,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将春日里本应美好的花鸟赋予了浓重的感伤色彩,巧妙地借景抒情,把诗人内心深处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对亲人离散的悲痛刻画得淋漓尽致。

蔡邕原本平和的面容上,此刻浮现出专注与惊喜交织的神情。

他微微眯起双眼,眉头轻皱,仿佛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这首诗的世界,在其中细细探寻每一个字背后的深意。

当楚风念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蔡邕不由自主地轻轻点头,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

这句诗用朴实无华却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在漫长战乱岁月里,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一封家书所承载的无比珍贵的情感,看似简单直白,实则蕴含着无尽的深情厚意。

待楚风吟诵结束,全场先是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仿佛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那首诗营造的悲伤氛围中无法自拔。

紧接着,如雷般的掌声响彻清风阁。那些方才还带着轻视的目光,此刻已全然化作了钦佩与赞赏。

世家才俊们交头接耳,赞叹之声此起彼伏。

“此诗意境雄浑壮阔,情感真挚深沉,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作啊!”一位年长的世家子弟满脸感慨,连连摇头晃脑。

“是啊,楚公子之才,当真令人大开眼界。这《春望》既有对国家兴衰的沉痛忧虑,又有对个人身世的哀伤嗟叹,浑然一体,毫无斧凿之痕,实在是妙极!”另一位年轻士子附和着,眼中满是羡慕与敬佩。

蔡邕缓缓站起身来,脸上带着温和而欣慰的笑容,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楚风。

他的目光中饱含着欣赏与赞许,犹如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走到楚风面前,蔡邕微微抬手示意,声音洪亮且充满诚意:“楚公子,此诗堪称当世上乘之作。其用词精妙绝伦,意境深远悠长,情感真挚动人,能于乱世纷扰之中,以明媚春景反衬深沉哀情,构思精巧,独具匠心。蔡邕久居洛阳,阅诗无数,却极少见到如此动人心弦、引人深思的作品。”

楚风赶忙躬身行礼,态度谦逊而诚恳:“蔡公过奖了,楚风不过是触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