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中带着一丝挑衅之意。
萧景珩见状,知道自己若是再推辞,反倒显得怯懦,便起身,走到楼中央,拱手道:“既然公子盛情相邀,在下便献丑一首。”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醉春楼的匾额之上,心中略一思忖,便朗声吟道:
“金陵女儿醉春楼,笑靥如花解千愁。夜夜笙歌人不寐,肯将红袖易封侯?”
诗句一出,满堂皆惊。
诗句浅显易懂,却意境深远,既描绘了醉春楼的繁华景象,又暗含对世态炎凉,功名利禄的嘲讽与不屑。
尤其是最后一句“肯将红袖易封侯”,更是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满堂寂静,落针可闻。
众人皆被萧景珩的诗句所震慑,一时之间,竟无人敢言语。
那白衣公子,原本倨傲的神情也僵在了脸上,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他原本只是想借机刁难一下萧景珩,却没想到,萧景珩竟能出口成章,而且诗作如此惊艳,竟将他之前的诗作衬托得黯然失色。
“好!好诗!真是好诗啊!”片刻的寂静之后,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
众人纷纷围拢上来,争相向萧景珩请教,刚才还被众人追捧的白衣公子,瞬间被冷落在一旁,无人问津。
萧景珩面带微笑,从容应对,谈吐风趣,见识广博,更是引得众人赞叹不已。
那白衣公子,脸色铁青,站在原地,如同被人当众扇了一记耳光,羞愧难当,却又无话可说。
他狠狠地瞪了萧景珩一眼,拂袖而去,狼狈离场。
萧景珩却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是与众人谈笑风生,饮酒作乐。
诗会过后,醉春楼内更加热闹,丝竹之声,莺歌燕舞,不绝于耳。
龟公更是将萧景珩奉为上宾,安排了醉春楼最出名的花魁明月姑娘,前来侍奉。
明月姑娘,名如其人,清丽脱俗,气质高雅,与醉春楼的庸脂俗粉截然不同。
她款款而来,盈盈施礼,声音清脆悦耳,“奴家明月,见过公子。”
萧景珩抬眼望去,只见明月姑娘,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盈盈,肌肤胜雪,身姿婀娜,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令人心醉的韵味。
“明月姑娘不必多礼。”萧景珩微微一笑,示意明月姑娘入座。
明月姑娘盈盈落座,为萧景珩斟酒布菜,举止优雅,谈吐得体,与萧景珩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