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不动心的白月光(穿书) > 赴宴

赴宴

无声叹气。

很快,郗灵也带着郗蕴的信进宫了。

他言出必行,一定要让皎皎看郗蕴给他写的信。

读别人兄弟俩的家书总感觉很奇怪。皎皎道:“若是没有提到荆南枝或永宁郡的事情,我就不看了。”

郗灵理直气壮:“就是提了,我才要拿给王姬您看的嘛。”

皎皎扶额:“其实你口头和我简单说一说郗蕴的看法就行。”

“三言两语,我说不清楚,您还是自己看吧。”郗灵兀自开朗大方:“郗蕴骂我的那些部分我都藏起来啦,您放心,剩下的都是能看的。”

皎皎:“……”真是好聪明的年轻人。

这下是不读都不行了。

皎皎只能接过郗灵塞过来的信纸,翻看起来。

郗灵说是藏好了郗蕴骂他的那些信纸,实际上留下的这些信纸上留下的郗蕴教训郗灵的话也不少。

郗蕴外表看着正经,私底下与郗灵写的信却是比外表要看着活泼许多。

皎皎捏了捏信纸的厚度,沈思:这可是被郗灵删减后拿来的部分,怎么还这么多?小时候她写给二公子的信的厚度怕是也不过如此。

原来郗蕴也是个话痨。皎皎不由感慨。

除了与郗灵交待的父母诸事,郗蕴的确提到不少关于荆南枝的事情。

他写到永宁郡的确有人不服气荆南枝燕地出身,明里暗里给过他许多难堪,出言不逊者亦然不少,但荆南枝总是平静以待。起初还有些暴脾气的将士想要使点手段把他逼回定邺,等到他初次作战就身先士卒杀了近百馀名戎蛮后,军中对他的质疑就一夜间消失殆尽。

他杀的戎蛮越多,永宁郡的将士就越敬重他。

军中的关系覆杂,却远比作为魏国权力中心的定邺要简单得多。谁能带领他们杀敌,为曾经那些死在敌人刀下的战友同胞覆仇,他们就听谁的话。

郗蕴在信中提到,他首次上战场杀了共三十六人。

亲手杀人的感觉说不上好坏,鲜血喷洒在手上身上,黏糊糊又温热,他并不是很习惯,但想到父亲和祖父都被这群蛮子害死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又觉得他杀的戎蛮还太少。

他跟在荆南枝身后,本以为自己的马跑得已经够快,没想到荆南枝的马跑得更快。他驾马冲入敌营,硬生生杀出一道血路,气势如虹,他跟在荆南枝身后,与其他将士们一样受到鼓舞,连忙跟上。

郗蕴写等到戎蛮退去,他才发现自己左手和右腿被划开两刀口子,幸好避开重要部位,伤势并不严重。

他写:有一戎蛮狡猾,装死躺在尸堆中,在荆将军回城路途中暴起砍来,刀口径直朝荆将军脖子而去,幸好荆将军沈着应对,及时避开,这才免于灾祸,安全归来。

早前看到荆南枝来信的些许好心情尽数消散,皎皎把信还给郗灵,说不出话来。

还能说什么呢,早就知道他是报喜不报忧的人。战场向来残酷,非生则死,若真的是好地方,哪里还轮得到他去。

皎皎扯了扯嘴角,发现自己一点都笑不出来。

她不自觉低声道:“……真希望战事早点结束,他们能早点回来。”

“谁都是这样想的。”郗灵收好信,唉声叹气:“五岁开始知事起,我没有一天不是这样想的。”

皎皎听后,半晌无言。

在皎皎琢磨着还能为荆南枝做点什么的同时,来自殷地的使臣再次来到定邺。这一回,使臣说的还是为天子生辰的事情。

魏国的臣子们实在不懂,年轻的殷王被封为司徒后,怎么就对为天子过三十岁生辰的事情这般执着?莫不是真把自己当个人物,想要仗着司徒名号来磋磨其他国家的国君?

想必殷人自己同样明白,其馀诸国国家是必定不会去嘉广,把自己的性命交付在天子和殷人的一念之上的,因此这回殷人使臣换了另一套话术。

“嘉广遥远,国君们赶去的确不便,可是,我们国君认为,天子的生辰也并非要在嘉广设宴。”殷人使臣微微一笑道,“盛阳郡乃姜武王发兵之地,于姜室意义非凡,实乃天子举办生辰宴席的大好地方。”

此话一出,殿内其馀人的表情顿时精彩纷呈。部分定邺的贵族臣子们还没反应过来,以旬至良为首的宁人们已经纷纷擡起头来,想要知道殷人使臣究竟是有多厚的脸皮,才能提出这种荒谬建议。

殷人使臣所言的姜武王,就是那位被写在《姜礼》上的开国天子姜川。

盛阳郡的确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