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文不厉害,而是说面对老四起兵这件事情,朝廷不应该是慎之又慎,极其重视的吗?
耿炳文能力也还可以,尤其擅长守城。但是和天德,和保儿,冯胜这些人比起来还是要差上很多。就算是到了那个时候,天德,保儿,冯胜这些人都去世了。可还有连蓝玉和沐英这两个孩子在。虽然此时不论蓝玉还是沐英,他们两个都没有封侯。但是马皇后对于他们两个,却很有信心,知道他们的能力。依照他二人的能力,超越耿炳文,并不成什么问题。再说到了那个时候,耿炳文都到了古稀之年了吧?若是天德那样的人,古稀之年领兵,自没有什么好指摘的。可是耿耿炳文的话,年龄确实是有些大了。在这等关键的局势里,不把最能拿得出手的人给派出去,居然把耿炳文给派出去了。这件事就像是救火一样,火势越小,救起来就越是简单,容易把火给扑灭。越是到了后面,火烧起来了后,再想要将之给扑灭,可就不容易了。马皇后很想问问自己家重八,为什么朱允炆他们那边,没有把蓝玉或者是沐英给派遣过去。但这样的话到了嘴边,又被她给咽了回去。一方面是因为,此时她更想知道大明战神是如何诞生的。另外一方面,也是这当皇帝的是朱允炆的。就朱允炆这样的蠢货,干出什么事儿都不让人意外。或许,这样的操作才最是合理……“……耿炳文率军在八月十二到达真定,并分兵于河间、鄚州雄县,为犄角之势。^r-a+n+w-e¨n!z!w′w′.`c_o`m¨在经过观察后,八月十五日,燕军趁中秋夜敌军不备,偷袭雄县。成功后又利用伏击击败了鄚州的援兵,遂攻克鄚州,收编剩余的部队。耿炳文部将张保来降,告知老四耿炳文的部队分驻滹沱河两岸。于是老四让他回去告诉耿炳文雄县、鄚州大败,燕兵将至,以打击其士气,并使耿炳文合兵一处,便于一举击溃。耿炳文果然将南岸的兵调过河。八月二十四日,燕军到达无极县。从樵夫和南军被俘士兵处得知敌情,于是燕军发动决战。建文元年八月,南军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老四在中秋夜乘南军饮酒作乐之机,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耿炳文率残部不到十万人在真定坚守不出,燕军攻城三天不克。八月二十九日,燕军返回北平。顾成降燕之后,留在北平协助燕世子朱高炽守城……”自己家老四,果然历练出来了。打仗上面还很有一手,便是耿炳文这样的宿将,都远不是其对手。不过,耿炳文只要往城里面一缩,朱允炆那里,继续让耿炳文来统兵,耿耿文依然能让老四特别的难受。毕竟,守城才是耿炳文的看家本领,拿手好戏。但马皇后也知道,这种事情根本是不可能发生。从朱允炆前面几次削藩来看,每次朱允炆那边,都是搞得很急切。如今老四又是明确的打出了奉天靖难的旗号。那么朱允炆等人,最想做的就是,尽可能快的把老四给灭掉。 耿炳文这一败又一守,必然不会为朝廷所允。“朱允炆这畜生,听到耿炳文兵败,就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又令辽东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老四留下少量兵将坚守北平,自己亲统大军救援永平……”果然,朱元璋接下来所说出来的话,马上就证实了马皇后心中猜想。朱允炆那边是真的没忍住换了将。在听到了李景隆的名字后,马皇后的精神也是不由的为之一振。好!好!景隆这个大明战神终于出场了。接下来,自己就能看就能看到景隆大显神威了!不过心里面却也有一些好奇和意外。原本,她以为是景隆这孩子一开始时就站在了老四这边,为老四冲锋陷阵,在老四靖难成功当上皇帝的这个过程里,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哪能想到,景隆一开始时居然是站在朱允炆这边的。不过想想倒也能让人理解,毕竟景隆从保儿那里,继承了曹国公的爵位。保儿是重八的亲外甥,按照辈分来讲,景隆还是朱允炆那畜生的大表哥。任谁在此前都没有想到,朱允炆当上皇帝后会这般的不做人。而老四也才刚刚打出了奉天靖难的旗号,在这种情况下,景隆这孩子会在朝廷那边听从朱允炆的号令再正常不过。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