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政殿内,气氛凝重,刑部尚书沈与求和陈泽相对而坐,此时的沈与求正在向陈泽汇报岳飞案进展情况。
自陈泽下令重启岳飞案的调查以来,已然过去了半个月有余。
这期间,负责此事的刑部官员们在沈与求的主持下,不辞辛劳地对案件进行重新复核、审议,并逐页翻阅堆积如山的卷宗。
如今,案情终于水落石出。
岳飞的确是蒙受不白之冤而命丧黄泉,他竟是被那奸臣秦桧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惨死于大理寺狱中。
“陛下,微臣经过详细缜密的核查,现已确认无疑,岳大人实乃遭秦桧诬陷迫害而身死狱中。”
“这里便是与此相关的部分卷宗以及当时一些当事人的供词,请陛下过目。”
沈与求面色沉重,双手恭敬地将前任主审官何铸的审讯记录和定罪岳飞的卷宗递呈给李存,由李存交与陈泽。
陈泽微微颔首,伸手接过那些厚重的卷宗,随即缓缓翻开。
当他读到前任主审官何铸因深受岳飞精忠报国之气节所打动,坚决不肯与秦桧沆瀣一气、共同谋害岳飞之时,不禁眼眶泛红,心中涌起一阵欣慰。
然而,紧接着映入眼帘的却是秦桧为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竟擅自将此案转交由万俟卨主审,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定罪并处死的记载。
看到此处,陈泽气得浑身战栗不止,额头上青筋暴起,一双拳头紧紧握起,关节都因为过度用力而泛出苍白之色。
“陛下,御史中丞何铸此刻正在殿外恭候着。”
沈与求瞧见陈泽已阅览完手中的卷宗,便赶忙轻声开口禀报。
陈泽闻言微微颔首道:“宣他进来吧。”
“宣——御史中丞何铸觐见!”站在一旁的当值内侍立刻提高嗓音,大声呼喊道。这声音在偌大的宫殿内回荡开来,显得格外响亮。
何铸原本正静静地立在殿外,听到那声高喊后,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整理了一下自已的官服和帽冠,然后迈着小步快速走入了崇政殿。
待走到距离陈泽还有几步远时,他停下脚步,恭恭敬敬地向着龙椅上的陈泽拱手作揖,并深深弯腰行礼。
陈泽见状轻轻点了下头,示意何铸起身回话,语气平和地说道:“你且将此案的一切情况,都详细地给朕讲述清楚。”
得到陈泽许可,何铸直起身子,深吸一口气稳定住心神,开始有条不紊地陈述起来:“启奏陛下,微臣正是负责审理岳大人案件的主审官员。”
“此桩案子的缘起乃是因为岳家军的都统制王贵以及副统制王俊联名上书,声称张宪与岳云意欲擅自调动岳家军赶赴庐山,妄图借此要挟朝廷恢复岳大人的兵权。”
“就在此时,谏议大夫万俟卨瞅准时机,借机在朝堂上弹劾岳大人存有谋逆之心。高宗下令臣审理此案。”
“臣接下这桩案子之后,便开始仔细审查相关的卷宗和证人证言。然而,随着深入调查,臣却逐渐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疑点,关键的证据明显不足,难以确凿地认定罪行。于是,臣决定如实向高宗禀报此事。”
“可就在这时,消息不知怎地传到了秦桧那里。那秦桧阴险狡诈,竟暗中派找到臣,并以臣的家人相要挟。逼迫臣直接定岳大人谋逆之罪,不得再有任何异议。”
“面对胁迫,臣心中亦是万分纠结。”
“一方面,家人的安危令臣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岳大人一身浩然正气,乃是我大宋的中流砥柱,对国家忠心耿耿,战功赫赫,实在不像是会犯下谋逆大罪之人。倘若臣昧着良心屈从于秦桧的压力,不仅会冤枉忠良,更会成为千古罪人。”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臣最终还是坚守住了自已的良知和底线。哪怕秦桧不断施加压力,甚至放出狠话要严惩臣及臣的家人,臣亦毫不退缩,坚决不肯顺从他的意愿去陷害岳大人。”
“见臣态度如此强硬,秦桧恼羞成怒,无奈之下只得另寻他人来担任此案的主审官。”
“而这位新上任的主审官便是万俟卨,他对岳大人百般刁难,罗织各种罪名,与秦桧合谋将岳大人置于死地。”
何铸缓缓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一一道来。
陈泽听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此刻陈泽方才察觉秦桧的奸计竟是如此恶毒狠辣。
秦桧先是使用离间之计,挑唆岳家军内部的关系,让高层将领王贵与王俊诬陷张宪、岳云。而后又指派张俊前来捉拿张宪和岳云。
若张宪、岳云胆敢违抗命令,不肯束手就擒,那么秦桧便能趁机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