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万物阴阳大道论 > 七十四章 没事别惹我们,图个啥呢?

七十四章 没事别惹我们,图个啥呢?

,毫无畏惧地冲锋陷阵。例如在廊坊阻击战中,义和团和部分清军英勇抵抗八国联军,他们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先进武器,虽然给侵略者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但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从“勇于敢则杀”的角度来看,义和团的勇敢更多是一种缺乏理性和战略思考的蛮干。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敌我之间在军事装备、训练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单纯凭借一腔热血和对神秘力量的迷信就贸然出击。这种“勇于敢”虽然展现了民族气节和反抗精神,但最终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运动也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让国家在半殖民地化的深渊中越陷越深,可谓是“祸害”的典型体现。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勇于不敢”的胜利

几乎在同一时期,遥远的印度,甘地正领导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当时的印度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英国对印度进行了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甘地深知印度在军事、经济等方面与英国存在巨大差距,如果贸然发动暴力革命,印度人民将会遭受更为惨重的损失。

于是,甘地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理念。他倡导印度人民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抗争,比如抵制英国商品、拒绝为英国殖民政府工作、拒绝纳税等。在这个过程中,印度人民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他们敢于在不使用暴力的情况下,公然对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这种“勇于不敢”,即不敢采取暴力冲突这种看似直接有效的方式,实则是一种更为深沉和智慧的勇敢。

甘地领导的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如食盐进军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给英国殖民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终,印度在长期的非暴力抗争下,逐渐赢得了独立。这一过程体现了“勇于不敢则活”,通过和平、智慧的抗争方式,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实现了民族的解放,是“国利”的有力证明。同时,这也符合“天之道,不战而善胜”的理念,不通过战争和暴力,而是通过非暴力的抵抗和智慧的策略,最终取得了胜利。

天道昭彰:历史的审判

在近代历史的进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例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妄图通过侵略和扩张来实现其称霸亚洲的野心。他们在亚洲各国犯下了累累罪行,包括南京大屠杀等惨绝人寰的暴行。

日本在战争初期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大片土地,看似“勇于敢”获得了暂时的利益。然而,他们的行为违背了天道,即和平、正义、人道的原则。随着战争的推进,日本的侵略行为遭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坚决抵抗。美国的原子弹轰炸、苏联的对日作战以及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顽强抵抗,最终让日本陷入了绝境,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的侵略行径最终受到了历史的审判,曾经的暴行成为了他们永远无法抹去的耻辱。这充分说明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任何违背正义和天道的行为,无论一时多么猖獗,最终都无法逃脱应有的惩罚。

从义和团运动的悲壮失败,到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成功,再到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这些近代历史故事都深刻地诠释了《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勇敢需要与智慧相结合,莽撞的“勇于敢”可能带来毁灭,而明智的“勇于不敢”或许能走向胜利。同时,天道是公正的,违背正义和道德的行为终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

这些历史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的智慧。无论是曹刿的把握时机、刘邦的隐忍不发,还是诸葛亮的以智取胜、李广的顺应天道,都体现了“勇于不敢”和“不战而善胜”的深刻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故事犹如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做出正确的选择。

现在这个时代,对别的国家来说,你就是左手拿《孙子兵法》,右手《奇门遁甲》,再让你一兵俩炮,你都不一定过的了,中国边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