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不服八个不愤,对他人的意见或成就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要知道这世间能人辈出,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真正明智之人会选择保持谦逊,低调行事,默默地积攒实力;而在为人处世方面,则应展现出积极向上、自信大方的一面,如此方能赢得他人的好感与尊重,
(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
在生活与工作当中,我们应始终秉持着一种平和而淡定的态度,不要主动去邀功请赏。因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最终都会重新回到自己的手里;反之,那些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即便一时之间通过某些手段得到了,也终究难以长久拥有,它们迟早会像流沙一样从指间溜走。这世间万物皆有其定数,该是谁的便注定是谁的,任谁也无法强行改变。所以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哪怕暂时被他人拿走了,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到最后还会回到原本主人的手中。
此外,为人处世唯有保持一份矜持之态,方能避免得罪他人。这种矜持并非意味着高傲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在言行举止间流露出一种谦逊有礼、进退有度的风度。当面对功劳与荣誉时,不骄不躁、不过分张扬炫耀,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当与他人产生分歧或冲突时,懂得克制情绪、冷静思考,避免因冲动而说出伤人的话语或是做出过激的举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让自己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独善其身,不为世俗所累。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有人说:“只要你等不去相争,那旁人亦不会与你等争抢,为人处世便需忍辱含垢、委曲求全,以成就他人之美。”可拉倒吧!这样说纯属是胡说八道,能这样说的人,都是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考虑,压根就没设身处地考虑过他人的感受。
人生在世,岂能一味地委曲求全?若事事皆如此退让,岂不是让那些得寸进尺之人越发嚣张跋扈?又怎能彰显自我价值所在?再者而言,所谓“成全他人”,难道就得牺牲掉自己应有的权益与尊严吗?此种论调实乃荒谬至极。
真正明智之人,当懂得坚守自身原则底线,该争取之时绝不退缩,而非盲目听从此类歪理邪说,否则只会令自己陷入无尽的憋屈与痛苦之中。人可以老实,但,不能没脾气,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老子教我们的这都是人情世故。
慢慢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