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后,乾隆确如富察皇后预料中的那样,很是宠幸过夏雨荷一段时间,在有意无意中,她确是压过了许多人的风头,也分了不少别人的宠。但是不久,等乾隆新鲜劲一过,根本不知道怎么为自己固宠的夏雨荷就遭到了皇帝的冷遇,后宫各色娇花终是掩过了济南的夏荷。其时的夏雨荷本质上还是个完全没有涉世经验的姑娘,她那风花雪月的性格也不是一下就改得了的,虽说身边有个还算精明的蔻儿在,但在这深宫之中她们却完全不是别人的对手,那段时间里她的日子并不好过,明里暗里的算计刁难,笑靥如花的绵里藏针,特别是她对于那个男人的失望伤心,对于这段感情的种种质疑迷惑,让这个女子日益憔悴。
那段时间和端也是为夏雨荷急得不行,可她终究太小,也只能努力逗夏雨荷开心,加紧自己抱紧太后和娴妃大腿的行动,希望能从她们身上得到一点对她们母女的护持。也不知是不是夏雨荷想通了,在某一天夏雨荷在内室里抱着和端默默流了很久的泪后,这个其实十分聪慧的女子就像是摒弃了软弱,慢慢成长起来,学习着在皇宫里生存,小心翼翼的与所有人相处,对着太后与皇后愈加恭敬,也时常陪娴妃说说话,跟着她在各宫之间来往,虽然尚显生涩,但渐渐的倒是在皇宫立了足,不时的也能让皇帝到她那儿转一转,不张扬也不惹眼。
三岁了的和端就着蔻儿的手小口吃着糕点,她其实一直没明白当年夏雨荷是怎么转过这个弯儿的,要知道原着里她可是靠着对乾隆的感情撑过了二十年,可见她有多依赖这份感情,现下梦碎了,和端几乎以为夏雨荷会受不了就那样过去了,怎么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啊?而这个疑惑,直到很久后,她才从蔻儿的嘴中套出了答案,不过八个字而已,‘女子虽弱,为母则强’。但这都是以后的事儿了。
乾隆十年元旦,高佳贵妃旧病覆发,太医院的御医们腿都跑断了,贵妃的病却还是不见丝毫好转,乾隆皇帝想着为自己的宠妃冲一冲喜,便于正月二十三晋封她为皇贵妃,还顺带给一些宫妃也一起提高了待遇,入宫几年的夏贵人也有些意外的捞到了个嫔位,三岁的和端在嬷嬷的带领下给晋了谨嫔的夏雨荷道喜,夏雨荷笑得颇为端庄到位,说了些场面话,让蔻儿赏了一众人,便遣了他们下去,一边又和蔻儿说起了此次应有的一些人情往来,一切井井有条。留在榻上的和端看着夏雨荷脸上矜持标准的笑,平静无澜的眼,忽然想起当年在济南时,抱着尚在襁褓中的自己的,那个不通俗务,天真到有点傻,但保有一颗至真至纯之心的
夏雨荷。不由的在心底叹息,至于叹的什么,她却是说不出来,其实,这样才是最好的吧。
不过两日,正月二十五时,高佳氏还是病逝了。听闻这个消息,宫中众人反应不一,但估计大多数嫔妃心里挺乐呵的,毕竟,皇帝的宠爱才是宫中最实在的东西不是,头上压着一个皇帝荣宠不断的妃子,而且那人份位还挺高,既抢不了贵妃的宠,那其他女人的日子还是不容易过得顺心的。虽说第二日,乾隆便追封高佳氏为&“慧贤皇贵妃&“,还写下挽诗怀念她,连日里还表现得颇为伤感,这让个别人有些吃味儿,但是对一个得入土的人,给她再多的加封,各色美人们自认还是忍得下的,活人不与死人争,再说了,加的封号又不真占位置,这人一去啊,反而能空个好位置出来不是。
十一月行册封礼后,后宫的规格变化总算是落定了,娴妃晋了娴贵妃,纯妃晋为纯贵妃,愉嫔为愉妃,令贵人魏佳氏晋了令嫔,谨嫔夏雨荷也拿到了上岗证,期间和端在一众来向娴贵妃道贺的女人中,第一次近距离看见了嘉庆帝他妈,平心而论,长得真不错,至于到底人怎么样,和端小朋友只能告诉你五个字‘我怎么知道!’没法子,谁叫她现在太小,基本没旁听大家八卦的资格呐。
乾隆十一年,富察皇后生皇七子永琮,皇帝赞其“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欲立为太子。不料十二年,永琮以痘殇,方二岁。富察皇后经此一难,整个人的精神都显得萎靡起来,已于三月出嫁了的固伦和敬公主也时常进宫宽解母亲,但是富察皇后脸上强起的笑意还是透露出她内心苦涩未消。虽说乾隆对于永琮早夭也很悲痛,但是他显然没有皇后伤心得久,对着后宫的众妃兴致依旧不减,谨嫔还算得宠,但比起令嫔来,那就不算什么了。令嫔可以说是异军突起,许是富察皇后觉得令嫔算是自己身边的人,一向又比较安分,而且令嫔并没有得宠太过,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反应。
十三年三月,皇后富察氏逝于山东德州舟次,乾隆帝哀痛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