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和端格格 > ☆丶改变

☆丶改变

兼程还京师,殡皇后于长春宫。乾隆帝辍朝九日,亲定大行皇后谥为“孝贤”。 和端与五格格和嘉一同跪在皇女的哭孝队伍里,不过四岁的和嘉一脸懵懂,只是记着嬷嬷的话,跟着和端一起动作,而和端只是不断的拿手帕擦着眼睛,努力让自己哭得更惨一些,整个大殿中黑压压的跪着众多宫妃女眷,哭声震天。

不久便传来乾隆责皇长子永璜丶皇三子永璋于皇后之丧无“哀慕之诚”,不得继承大统的消息,

据说纯贵妃听闻时,即刻就白了脸,而令嫔在丧礼上哭得几近晕厥的事儿同样传遍了后宫。之后和端跟着宫妃在慈宁宫给太后请安时,这事儿又被提了出来,不过太后一句话就把这事儿掀了去,馀下的人便没再敢提起。

这天慈宁宫请安结束,宫妃散去后,娴贵妃和谨嫔带着和端留下了。自从能稳稳迈开脚步后,和端就坚持每天跟着到慈宁宫请安,因为娴妃还得太后青眼,且她一直未有生育,是以每每太后有留娴妃说话时,和端几乎都被娴妃领着。小丫头嘴甜又注意看人脸色,在和敬与和婉公主也在时,并不会故意抢风头,所以孝贤皇后在时对和端印象也不错,太后也自然喜欢可爱乖巧的小和端,加之其他公主格格年纪渐长,都在皇后的授意下开始跟着学习管家等事宜,并不能常常到慈宁宫与太后解闷,时常报到的和端在慈宁宫的待遇自然慢慢就涨上去了,经年累月,和端在太后的心中已占据了一方位置,老人家嘛,对常在自己眼前的孩子总是偏袒一点的,这种偏袒也延伸到了夏雨荷身上,至少现在太后她老人家对谨嫔的脸色还是不错的,后宫也没人会找她们母女俩的茬子,至少明面上没有。

太后老佛爷拉着和端亲热的说话,娴妃和谨嫔与着一干老嬷嬷们在一旁凑趣,虽然这情景是常有的,但和端总觉得今天老佛爷有点不太一样,老佛爷看娴贵妃的次数较往常似乎…频繁了一点儿?忙着撒娇讨好的和端觉得有什么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但是又一下想不出来,直到三人准备告退了,老佛爷的一句话才点醒了和端。

“贵妃你是个好的,以后后宫里的事儿你就多看顾着点。”和端知道,那拉氏的皇后之路估计是开始了。

七月,皇太后懿旨:“娴贵妃那拉氏承体坤宁,先册立为皇贵妃,摄行六宫事。”此道旨意一下,众人便知此时的娴皇贵妃只要不出大岔子,估摸着就是入主中宫的那位了。和端与谨嫔一脸笑意的向满面喜色的娴皇贵妃道喜,知道一会儿必有不少人来道贺,人多事杂的,娴妃忙让嬷嬷把和端领回房去,叮嘱“仔细着四格格”,便只留下了谨嫔一同往正殿去。

屋子里呆着无聊,和端便盘腿坐在榻上跟着嬷嬷学绣花,也不知过了多久,就见门帘子被掀了开来,谨嫔和着蔻儿进了屋里,和端忙放下花绷子,下了地迎上去,嘴上道:“额娘怎么这时候过来了?”一手扶着夏雨荷的胳膊,一转眼见蔻儿手上端着一盏瓷盅,好奇说:“沈嬷嬷手上拿的什么啊?”沈嬷嬷,就是原先的蔻儿,只见她放下瓷盅,

向和端笑道:“回格格,皇贵妃娘娘说您爱这些个汤水,专门让小厨房给您炖的,前边儿人还没散尽,娘娘就让主子过来时顺手给您呐。”

一边的宫女已经盛了两碗放到两人面前,和端闻着四溢的香味,说:“真是劳烦贵妃娘娘了。”夏雨荷端起碗来,舀了一勺,凑到唇边吹凉了,又喂给和端,边道:“娘娘总是万事想着你,有什么东西也记得给你一份,待你如亲女一般。”和端闻言轻轻点头,不知额娘怎么提起这个来了。谨嫔又道:“娘娘才和我说,旨意下了,她不日就要搬到坤宁宫去,怕不能像现下这样时时见着你了,颇有些落寞。你一会儿记得往娘娘那与她说说话,这几日也多陪陪娘娘。”见和端乖乖点头,同恭贺的后妃们周旋了许久的谨嫔便回屋休息了。

晚饭和端是同那拉氏一同用的,饭后那拉氏搂着和端,看着粉团儿样的小姑娘,直道:“咱们和端长大了必是个美人儿。”“当年那么一点点的小孩子,现下一转眼就这么高了。”和端看那拉氏慈爱的眼睛,认真的说:“娘娘待和端这么好,和端也一直把您当额娘看的。以后和端一定时常去给娘娘请安。”那拉氏看着和端,眼圈都红了,抱着和端直说:“咱格格真是贴心,真是好孩子。”

和端走后,那拉氏还与容嬷嬷讲和端的好,对着这个自幼看大的孩子,容嬷嬷也是喜欢的,且多年下来,又了解和端与谨嫔的性情,和端对没有孩子的那拉氏也起了慰藉的作用,容嬷嬷对她们就很放心,只是和端终不是记在那拉氏名下的,那拉氏得要有个自己的孩子才好。那拉氏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