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255章 计划办私塾

第255章 计划办私塾

着几分敬重和期待。

席间,林向安见王鸿在场,心中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如今他已是举人,许多事情也比往日要方便许多。

若想让林家、王家两族子弟,将来能多出些仕途之人。

势必要建私塾,才是长远之计。

王家族人这边的私塾终究落寞了,但长久的流传下来,定有宝贵的地方。

他想让王和忠、林嘉月都能读书。

十岁的年纪,正是读书上学的年纪。

一同长大的王和智、王和信、林远、林桥几人,虽然多少识字,但并未能系统地学习,实属可惜。

如今的私塾,大多是以科举仕途为目的。

但他设想的私塾,却不想仅限于科举,而是希望受众能广一些。

层层筛选,让那些真正适合读书的孩子进入县学,循着科举之路前行。

而那些不适合科举的,也能掌握一定的学识,识字算账,日后能成为铺子里需要的账房先生、管事。

或是有文化的商贾,而非局限于种田。

本来江南一带,比较富庶,识字率就比一般地方要高,相对选择性更高。

不过这事还需长远规划。

想到这里,林向安心下有了决断,便请王鸿到正堂详谈。

此事需先与族内有经验的长辈了解一番,看看该怎么操作更好。

“二叔公,晚辈有些事,想向您请教。”

王鸿见他如此郑重,微微一愣,随即笑着点头,起身随他入了正堂。

其他人见状,也没有打扰,仍在院中闲聊。

请王鸿坐下后,林向安亲自倒了一杯热茶,双手奉上。

待王鸿接过后,看着林向安,心中感叹不已。

,!

“所问何事?”

“晚辈如今已是举人,想着家族要兴盛,便离不开读书。这私塾,日后定是要办起来的。想请教二叔公,若要建私塾,需要准备什么?”

王鸿没想到林向安竟然会提出这个问题,不禁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这孩子刚中了举人,正是巩固人脉、谋划前程的时候,没想到却已经开始考虑族学私塾的事,眼光确实长远。

“你既然问我,想来并不是想建一般的族学吧?”

王鸿放下茶杯,意味深长地看着林向安。

私塾有大有小,若只是小规模的家族学堂,只供族内子弟启蒙识字,那倒简单。

但从林向安的语气来看,他显然是想办一所更具规模、能长久发展的私塾。

王鸿叹了口气,语气略显感慨:“早年战乱,乡里凋零,我王家族人也没能幸免,族学能撑到现在已是不易。这几年多亏了林家帮衬,村里更多的孩子才有机会认字识书,可惜至今还没能教出个秀才。”

他提及族学的现状,不禁想起了自家孙子王景辰。

王景辰虽然考中了童生,但一直未能更进一步,未曾考中秀才。

反观林向安,短短几年间就已成为举人,王鸿心中既是欣慰,也隐隐生出几分期待。

不过,如今林家的族人毕竟不多。

若想要办学,定然不会局限于自家子弟,想来是要对外开放。

王鸿沉吟片刻,说道:“如今你是举人,声望更高了,若是想办一所更全面的私塾,可以考虑联合其他乡绅富户一同创办。”

毕竟,私塾想要长久经营,必须得有生源。

而联合乡绅富户,大家共同出资,也扩大影响,吸引更多学子,容易立稳脚跟。

这是最省力、最稳妥的方法。

然而,林向安却摇了摇头,神色坚定:“二叔公,若是我想靠自己建一所私塾呢?”

与人合办虽是捷径,但必然会有诸多限制,条条框框束手束脚,未必能达成他心中真正的目标。

若是由自己主导,即便短时间内无法成事,待时机成熟再建也不迟。

王鸿闻言,目光微动,沉思片刻后才说道:“若要独自建私塾,关键有两点——校舍和束修。”

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继续道:

“如今王家族学的束修,多亏你家养殖牲畜支撑才稍显宽裕。而县学的束修,主要依靠学田。若想让私塾长久经营,必须要有稳定的束修来源。”

喜欢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