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束修,就是维持私塾运转的费用。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kswxsw.com
若私塾依靠捐赠或学费支撑,很难长久维持。
毕竟得出长久出成果。
就古代这科考录取率来看,怕是很难维持。
林向安想到李修竹开私塾的那几年,得亏他们几个学生持续就读,但后续生源很少。
当他们科考科举,才有所好转,不过后来被县学邀请走了。
若想独自办学,势必要做到自给自足。
而最稳定的方式,便是学田。
类似于家族的族田,签订契约,不可随意买卖。
确保无论朝代更替,都能持续提供收益。
“若是能有其他附加产业,便更为稳妥。”王鸿补充道,“我曾听说过邻县晟舍镇的闵氏家族,他家是以雕版印刷闻名,利用闵氏书坊利润抽成,和书商合作,给学生提供以工代费,惠及周边乡里。办的非常好,当地的认字的人特别多。”
林向安愣了一下,双林镇离晟舍镇倒是挺近的。
双林镇是以绫绢、生丝贸易为主,而晟舍镇是以雕版印刷闻名。
据说晟舍镇是最大的出版基地。
倒是有机会可以实地去考察一番,看看对方的经营模式。
王鸿缓缓说道:“校舍若有合适的旧宅、祠堂改建,尚可省去一笔费用,否则也得筹资兴建。但即便这两点解决了,最难的仍是招生问题。”
当地已有老牌私塾,经营多年,口碑已立。
每年都有学子考取功名,送孩子读书的百姓自然更倾向于送去那些有名望的学堂。
而新建私塾想要在这种竞争中立足,绝非易事。
更何况,成熟的私塾背后,往往都是乡绅富户共同经营,实力雄厚,并非一家一户能轻易撼动。
王鸿说到这里,看向林向安,语气郑重:“办私塾,是好事,但并非易事,你可得想清楚。”
林向安静静地听着,点点头, “二叔公,我明白。”
两人随后又聊了许多关于私塾的事,王鸿年长,见识广博,知道不少其中的门道。
倒是让林向安对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私塾心里有了点底。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暗,林家这边也准备好了晚食。
林向安提前吩咐林远,将剩余的八珍席食材全都做出来,款待亲友。
这一顿,众人皆聚于内院。
虽然男女分桌,但氛围轻松随意,并无过多拘束。
即便这样也坐了五桌。
热热闹闹,一片欢声笑语。
这一顿饭,林向安吃得比白日里轻松许多。
终于能稍微放松心神,与亲友简单聊上几句。
等到宴席将散时,林秋兰和王四顺便开始安排众人的住宿。
林春花、林冬香两家本就住在镇上,吃完便自行回家,不需留宿。
但王家人除王三平一家住在镇上外,其他人都要安排住处。
加上村长与几位族老,差不多近三十来人。
此时,林家已有部分帮工住下,屋里实在腾不出这么多地方,便让王老爷子和王老太留在家里。
其余人则安排到镇上的客栈歇息。
客栈离林家不过一盏茶的路程,十分方便。
王四顺和林桥领着众人前去登记入住,安顿妥当后才回家。
王老爷子和王老太则被安排在西厢客房。
老两口收拾妥当,在屋内歇息时,林向安特意过来,陪着二老坐了一会儿。
“爷,奶,你们就安心住几日,等明日带你们去县城转转。”
林向安轻声说道。
王老太看着这个忙前忙后,几乎没歇过的孙子,心疼地叹了口气:“你这孩子,都瘦了不少,有时间多休息。我和你爷闲不住,村里还有鸡鸭要看着,哪能待这么多天?”
村子里虽安排人轮流看守牲畜,但王老太到底还是放心不下。
林向安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奶,您放心,我身子骨硬朗得很,浑身是劲儿。再说,我也想好好陪陪家里人,带大家到县城逛一逛。我们家在县城有房子,到时候还能住上两天,正好散散心。”
如今还有时间陪伴家人,他自然得陪一陪。
日后恐怕没这种空闲机会了。
他能在家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