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256章 退还礼品

第256章 退还礼品

趁此机会,正好带上林嘉月、王和忠,还有林老太一起去走走。

“孙儿长这么大,也没机会陪着你们。就着这次机会,在城里吃吃喝喝、四处走走,买些喜欢的玩意,权当孙儿孝敬。”

见林向安这样说了,王老爷子直接拍板同意了。

“行了,安儿如今是举人了,咱老两口就跟着他去城里见见世面。”

王老太见状,脸上浮现出几分笑意,也跟着轻轻点头。

“那爷、奶早些歇息,我就不打扰了。”

见二老答应了,林向安也没再多留,轻声告退。

离开西厢房后,他又转身去了林老太的屋里。

林家孙辈为了区分称呼,原本习惯喊林老太为“奶”,但王老太也在这里,为了区别开,便统一喊林老太为“祖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他中举后,这个称呼也更正式些。

见林老太正靠在床上,手里捻着佛珠,林向安走过去,坐下来说了明日的算。

林老太高兴地答应了。

见她高兴,林向安也多坐了一会儿,陪着闲聊了几句。

直到瞧见她眼中带了些倦意,才知趣地起身告辞。

走出屋子时,大家都睡下了,院子里静谧而安宁。

林嘉月、王和忠这几日一直待在家里。

明日一早告诉他们这个消息也来得及,想来会高兴的。

这才回房,一进屋,他只觉得浑身疲惫,恨不得立刻倒在床上好好睡上一觉。

然而,他才刚坐下,便听见轻轻的敲门声。

起身去开门,发现门外站着的是林桥。

“进来吧。”

这么晚特意前来,定是有事,林桥是收礼单的。

估计礼单有什么问题。

两人走到罗汉床前坐下,林向安给林桥倒了一杯热茶,这才开口道:“可是礼单出了什么问题?”

林桥怔了一下,点了点头,小声说道:

“下午我和三姨父清点礼单时,发现有几份礼品过于贵重,三姨父不知该如何处理,便让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听他这么说,林向安心中了然,多半是有人在礼单里暗中塞了银钱或极其贵重的物件。

“都是些什么东西?是谁送来的?可有详细记录?”

林桥早有准备,从怀里取出礼单账册,郑重地递了过来。

“我已经标记出来了,但具体细节还是得你亲自核对一遍。”

林向安接过账本,翻开细细查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县令所赠的白银五十两,附带一张红帖,上书“鹏程万里”。

这笔银钱大抵是县库的公款。

每位新科举人都会收到,倒是合乎规矩,无需推辞。

紧接着,是周教谕的礼物:官刻典籍《皇明制书》,书匣上镌刻着“致君泽民”四个大字。

《皇明制书》乃是官方编纂的综合性法律与行政制度文献,系统整理了朝廷的核心法典和典章制度。

这里面就详细记录了《大周律》。

而后,便是附近邻县几家科举世家的贺礼:

闵氏家族赠送宋版《汉书》一卷。

潘氏家族送来治水金圭青铜尺,

陆氏家族则特意定制了一支“状元笔”,笔管上刻着举人名讳及“甲第连登”四字,并配青花瓷笔筒。

这几家皆是科举望族,礼物虽贵重,却也极为实用。

且寓意登科高升,倒不至于让人难以接受。

这闵家正是王鸿提到的出版辅助的闵家私塾。

然而,问题出在了后面的豪族与商贾赠礼之中。

温家送来一面吴兴铜镜,仿汉“昭明镜”,镜背铭文被改刻为“青云得路”,匣内却衬着一张举人宅的地契。

这温家,分明是有意拉拢,连宅院都送了出来!

虽然他需要,但自己建才是正途。

这礼物实在太贵重,绝不能收,得退回。

冯家赠送的是一卷绢地金粉《千字文》,以丝绸为书写载体,金粉作墨,采用“泥金写经”工艺制成,据说还能抵赋税。

这既是吉兆之物,寓意金榜题名,又价值不菲。

以他和冯辰的关系,若贸然退回,恐有失和气。

而沈家送来的是双林画工仿制的《鹊华秋色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