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消息灵通,深知袁绍此时的难处。
他略作纠结状,欲言又止。
袁绍心领神会,拱手恭敬道:“还请大人指点迷津。”
县丞压低声音道:“中候,我手下有一名游徼,颇有几分江湖气,平时与山里的盗匪交好。他认识一人,名叫左髭丈八,在山里颇有名气。不如委托他调查那群贼人的去向,待时机成熟,我们再发兵进山,必能围而歼之。”
袁绍作为外来户,对常山郡的形势不甚了解,眼下只能按县丞的建议行事。
至于他的下属为何与盗匪私通,这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
袁绍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县丞恭敬道:“中候大人,您看,这真定县的县令一直短缺......”
袁绍淡淡一笑:“先生说笑了,以先生之才,当为常山郡郡守才是。”
县丞闻言,大喜过望,他忙表忠心道:“中候大人放心,我必将那帮逃入山中的贼寇,绳之以法!”
......
张燕带着三百部众,在山林中休整了三日,同时派出哨探,监视官府动向。
袁绍可是有名的小心眼,自已抢了他的财货甲胄,还把他吊打了一顿,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正当张燕啃着鸡腿时,李大目带着三名哨探匆匆而来。
他来到张燕面前,恭敬道:“张帅,我们查清楚了。在西山有一处城寨,易守难攻,名叫牛角寨。寨主名叫左髭丈八,帐下有三千兵卒,寨众近万人,是个好去处。”
张燕咽下鸡肉,将骨头扔进水里。
他看向李大目,吩咐道:“找十个弟兄,晚上跟我走一趟。”
......
夜幕降临,山林间,狼啸声不绝于耳。
牛角寨中,盗匪们三五成群,围着火堆闲聊,一派懒散。
一名胡须左长右短的大汉坐在议事厅前的台阶上,满脸愁容。
此人正是牛角寨寨主,左髭丈八。
这时,一名小卒匆匆而来,拱手道:“当家的,张游徼来了。”
左髭丈八眉头一蹙:“他来做什么?”
“回当家的,他说有要事与您相商。”
左髭丈八拍了拍膝盖,沉声道:“传令下去,准备酒肉,再把小翠喊起来,让她洗干净,等着晚上伺候。”
士卒闻言,面露难色。
左髭丈八不耐烦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啊!”
士卒为难道:“当家的,寨里的粮米早见底了,哪来的肉啊。”
左髭丈八叹息道:“有什么,拿什么吧。”
士卒得令,转身去办。
左髭丈八则走下台阶,来到营寨门口。
此时,一名体态挺拔、面容略带猥琐的官吏正牵着一匹马,等在寨外。
他见到男人,忙打招呼道:“左寨主,好久不见啊。”
左髭丈八立刻笑脸相迎:“张游徼,有失远迎啊。”
两人寒暄一番后,左髭丈八将张游徼引入议事厅落座。
士卒送上一碗清水,张游徼瞥了眼,稍显不悦。
左髭丈八苦笑道:“张游徼,您别见怪。年景不好,我们山寨的日子也不好过,眼下连招待客人的茶都拿不出来了。”
张游徼叹了口气:“左寨主,您也别为难我。上次的月供,你们还欠了不少,县丞大人很生气,把我好一顿批评。”
“是,是,没有张游徼和县丞大人的庇护,我们牛角寨早被官兵夷为平地了。”左髭丈八道,“您放心,月供一分都少不了,下个月,下个月我们一并交齐。”
“嗯,我今天来呢,其实……”
张游徼话未说完,一名士卒匆匆跑来,在左髭丈八耳边低语几句。
左髭丈八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