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悬高空,一夜无话。
袁绍未发动夜袭,张燕也未派兵骚扰。
次日清晨,袁绍营地内,烟尘滚滚。
传令兵举着令旗,穿梭于军阵之中,传达指令。
牛角山的右侧是一条深不见底的沟壑,左侧则是峭壁。
通往牛角寨的唯一通道是一条蜿蜒的羊肠小径。
虽有八千大军,但在这般地形下,袁绍也难以施展。
他端坐伞盖之下,望着山上的牛角寨,不禁蹙眉。
收到张燕的“礼物”后,袁绍怒不可遏。
他只想着多多益善,却忽视了实际地形。
好在身为北军中候,袁绍还是有领兵经验的。
他先令真定县守军为先锋,试探虚实。
再让部分北军精锐混入其中,占据小路要害。
待总攻时,精锐以强弓压制,其余人则以盾牌阵攻寨。
这般部署虽说中规中矩,却也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
一旦有变故,这八千人,如何后撤?
......
秋风扫过落叶,县丞得知真定守军打头阵的消息,顿时懵了。
他原以为只需摇旗呐喊,没想到真要上阵。
真定县就这点家底,若是折损殆尽,周边强盗还不横行霸道?
他踌躇着要去找袁绍商量,又想到若办妥此事,日后当了郡守,真定县被抢成马蜂窝又与他何干?
于是,他组织起士卒,等待起命令。
很快,袁绍下达了进攻的指令。
在北军精锐的驱赶下,真定县军十分不情不愿地向山上进发。
一路上,寨墙都静悄悄的,一箭未发。
真定县军抵达寨墙下,一个个都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北军精锐催促他们,立刻组装攻城梯。
他们畏惧于督战队的刀锋,只能开始忙活。
这些人手忙脚乱地搬运木料。
有的扛着沉重的横梁,有的拖着长长的绳索。
攻城梯逐渐成形,可糟心的事儿又接二连三的发生。
一些木料质量不佳,还不等忙活就断裂开来。
真定县军在心里骂着军司马,手上却是不敢有丝毫松懈。
谁知道头顶会不会突然冒出一根冷箭,要了他们的性命。
伴随时间推移,一架架攻城梯终于竖立起来。
官兵们松了口气,随即又担心起即将到来的攻城战。
山寨里面,到底啥情况?
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
督战传令兵将进攻的指示下达。
县兵们迅速攀登上自已刚搭建起来的梯子。
等他们大汗淋漓,杀入山寨时,发现寨内空荡荡。
这里面,除了些许草垛,连个鬼影都没有。
传令兵回报袁绍,县丞见未起战事,擦着冷汗上前拍起马屁:
“大人,想必是贼寇畏惧您的兵锋,全都逃了。”
袁绍盯着山上的寨子,心中隐隐不安,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县丞又道:“大人,牛角寨有上万人,仓促间逃不了多远,不如我们先入驻寨内,再派兵追击。”
袁绍思忖片刻,随即下令大军入驻牛角寨,再做部署。
来到寨内,袁绍首先看到的是院中堆积如山的草垛。
接着,他又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味。
刚才的不安感,变得更加强烈。
袁绍猛然意识到,整个牛角寨都是用木料搭建!
这里杂草丛生,若沾上火星,燃起大火,岂不是要葬身火海?
就在此时,牛角寨右侧崖壁上现出一道人影。
那人手持强弩,高声喊道:“袁本初,好巧呀,咱们又见面啦!”
袁绍抬头望去,瞳孔骤然收缩。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上次差点要了他性命的褚燕!
此时,褚燕正不怀好意的笑着。
他手中拿着一柄弩弓。
而在弩矢前段,一团火焰,正兴奋跳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