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馥清楚,张燕献计,肯定有所求。
而张燕见韩馥上钩了,立刻起身,伏倒在地。
他故作激动,高声道:“韩公,我出身卑微,乱世之中,无所依傍。若韩公有意,我愿散尽家财,追随韩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韩馥见状,连忙离席上前搀扶。
他拍着张燕的手,颇为深情地说道:“先生若能助我剿灭匪寇,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不在话下。”
张燕满脸激动,神态堪比影帝。
他攥住韩馥的手,亲切地呼唤道:“主公!”
(Ψ( ̄? ̄)Ψ 废了这么多口水,总算忽悠瘸了)
......
当天夜里,张燕让裴元绍给韩馥的府上送去了十箱金银珠宝。
听裴元绍回来汇报说,韩馥见到这些财帛,腿肚子打颤,站都站不稳了。
很明显,韩馥早些年应该只顾着读书发展人脉去了。
他根本没有受过“正规”的官场教育。
张燕有些高估他的抗腐力了。
韩馥现在已经稀里糊涂的把管理粮仓的仓曹掾一职,给了张燕。
裴元绍汇报完情况,十分心疼地道:“渠帅,那么多钱,就白白给那贪官啦?”
张燕晃了晃手指,露出狡黠的笑容。
“放心,咱们只是寄存在他那儿,早晚要拿回来的。”
裴元绍深吸一口气,又道:“渠帅,药材市场的情况我已经摸清楚了,尤其是乳香、沉香,那玩意儿贵得很,确定要收吗?”
“收,有多少收多少,我们不缺钱。”
张燕胸有成竹,在常山郡抢了一年半,他的家底可不止几箱财货。
安顿好裴元绍这边儿的事,张燕又匆匆回了客栈。
他刚进房间,贾诩和牛辅便找了过来。
三人闲聊几句后,张燕将自已想在冀州发展的想法告诉了两人。
贾诩摸着胡子道:“冀州乃河北富饶之地,邺城又是整个河北的核心,燕兄弃商从政,倒是可以理解。"
牛辅叹息一声,真诚地看着张燕。
“以燕兄之才,在邺城担任一个小小的仓曹掾,实在是屈才了。”
张燕笑道:“牛辅兄,不必唉声叹气,我相信,以后我们还会再见面。”
牛辅闻言,两眼放光,“此话怎讲?”
“我为董将军测了一卦,卦象显示,西北有变,董将军很快会转危为安,继而飞黄腾达,官至三公,也未尝不可!”
“以后我若是去寻二位,谋个前程,二位可一定不要把我拒之门外呀。”
张燕笑着说道。
牛辅和贾诩先是一笑,接着又相视叹息。
他们从来不敢想,自家主公能官至三公,毕竟雍凉之地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这样的大人物了。
只要他们的董将军能平安无事,那已经是菩萨保佑了。
张燕又陪着聊了两句,临别时给了两人一大包金银。
牛辅和贾诩很少见到像张燕这样豪气的朋友,三人的关系自然又拉近不少。
次日,牛辅和贾诩告别了张燕,去了洛阳。
他们没有把全部希望都放在韩馥身上,想着再去洛阳跑跑关系。
当天上午,刺史府的小吏给张燕送来了仓曹掾的官服和印信。
他在小吏的引领下,来到了城西的粮仓。
说是粮仓,其实是在城内又建了个瓮城。
城墙高大,箭楼四立,巡逻的士兵一撮接着一撮。
想潜入进去,简直比登天还难。
张燕在小吏的带领下,来到了最大的一处粮仓外。
守卫的士卒打开了仓门,堆积如山的粮草映入眼帘,抬起头来,一眼望不到顶,像这样的粮仓,瓮城里还有好几个。
张燕看呆了,脖子都僵了。
这次,当真是发财了!!!
......
与此同时,邺城的药材市场已经炸开了锅。
裴元绍终于当了回大爷。
药材商们谄媚讨好,都想让裴元绍收了他们家的药材。
毕竟前几年闹瘟疫,各家都囤了不少货。
现在瘟疫将息,药也不好卖了,他们都着急出手。
裴元绍自然是来者不拒。
不过,他耍了个心眼,没付全款,可以说是用最少的钱撬动了最大量的货。
他算得很清楚,渠帅的钱是用来赈济穷人的,可不能让这些在大疫时囤货居奇、高价卖药的黑心商人给赚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