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许攸一刻也不敢多留,带着随从匆匆离去,可谓是屁滚尿流。
他真是悔青了肠子,后悔自已接下了袁绍委托的赎人任务。
原本,他以为张燕既已接受朝廷招安,那就是自已人,一切都好商量。
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张燕根本不把朝廷的招安放在眼里,竟敢私自建军!
他实在是担心张燕性情多变,万一自已说错了话,张燕一怒之下再把自已杀了祭旗咋办!
次日,晨光初现。
张燕等人分配好物资和人手后,接着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九寨建设中去了。
张燕以文书形式向全教通报,提出了太平道的第一个三年发展目标: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确保九寨在不需外力援助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这“三有”目标是每个农民最朴素的愿望。
因此,所有靠太平道救助而重获新生的农民兄弟们都干劲十足。
各寨的建设工作也开始以最高效率推进着。
张燕将黑山寨的建设任务全权委托给了韩清雅。
毕竟是读过书的大家闺秀,见识和管理能力远超普通的农民兄弟。
加之许多农民兄弟的孩子都在跟着她读书,因此,寨民们都会尊称一声先生,对她的调度安排也是言听计从。
张燕得以腾出精力,专心对三万黑山军展开特殊的军事训练。
当然,人数众多,他不可能亲自教导每一个人。
思索再三,他决定直接采用唐朝的府兵制。
毕竟日后太平道的发展方针必定要引入均田制,而历史已经证明,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威力巨大——大唐军神李世民的传奇就是在这一军制下创造的。
张燕在黑山营寨设立黑山折冲府,分设上府1200人、中府9800人、下府20000人。
三府各设折冲都尉、果尉都尉,分别负责军事作战和政治建设工作。
府下按情况设团,或200人一团,或300人一团,设校尉、司马分管作战和政治工作。团下设旅,每旅100人,设旅帅、旅司马。
旅下设队,每队50人,设队正、队副。
队下设火,每火10人,设火长、火副。
各级均分设军事作战和政治建设负责人。
张燕深知,一支优秀军队的强大关键不在于武器装备和作战素养,而在于军魂的塑造。
没有信念的军队必定松散且不堪一击。
因此,他刻意在各级军制中设置了类似政委的管理职能,为日后开展政治思想建设工作做好准备。
当然,各级军官的选拔也不容马虎。
但眼下,除了让大家用拳头说话,也没有更好的选拔方式了。
很快,黑山军的第一批军官诞生了。
赵云实力超群,毫无悬念地夺得首冠,被张燕任命为上府折冲都尉,负责训练上府1200名披甲骑兵。
这一天,张燕刚结束完团级以上军官的军事素养培训,正准备去休息,赵雨便蹦蹦跳跳地找来了。
张燕道:“不是让你跟着韩先生当学徒吗?怎么来我这儿了?”
赵雨笑着说:“韩先生让我来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她说您听了一定会很开心。”
“哦?什么消息?”
“您猜猜。”
“额......猜不到。”
“袁家又派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