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只管写,完全没注意到蔡琰的神态与心思。
他越写越觉得舒畅,不知不觉间,脑海中竟浮现出一道倩影。
恍恍惚惚间,那倩影,变得熟悉、清晰。
待最后一段,一气呵成。
张燕凝神停笔,这才看清楚那倩影......
嗯?什么情况?
张燕晃了晃头,可眼前全是与那灵动姑娘在叔虞祠初次相遇时的场景......
该不会是......
张燕深吸了口气,他这才发现,自已的心,跳的厉害,完全没了平日里的淡定自若。
此时,蔡琰正紧紧盯着张燕刚写完的赋,已然沉醉其中。
试问世间女子,谁能抵得住被这样一首绝美诗赋夸赞的诱惑。
蔡琰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是能感知到从这诗赋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的。
她虽对自已的容貌和才情十分自信,但并不会自信到以为张燕只见了她一面,便会对她产生如此情愫的地步。
想到这儿,蔡琰心里有些发酸。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竟然会让安民师兄这样一个扯旗造反,又入儒门修学的奇男子动心?
蔡琰突然觉得自已手里的香,不香了。
站在一旁的曹操,从头读到尾,只觉得精妙,可心里又莫名涌上一股苦涩。
他还不知道呢,张燕抄的是他那风流倜傥的三儿子,暗恋他亲嫂子的赋,这其中还暗含着他三儿子争位失败,对他二哥的暗讽。
想来也是很合理,曹操喜欢婶娘,他儿子喜欢嫂子。
这回旋镖,扎的是一点也不冤。
袁绍见曹操、蔡琰都沉默了,以为张燕做了首烂赋,冷嘲道:“姓张的,我看你写写画画也挺久的了,该不会是绞尽脑汁,只写了首打油诗吧。”
此话一出,古文学子们哄堂大笑。
曹操回过神来,下意识给袁绍使了个眼色,让他收敛点。
袁绍却是完全领会错了,以为自已刚才的话,揶揄的不够,于是道:“姓燕de,我劝你,趁早滚回太行山种地去吧,你一个贱民,安敢在这里卖弄,也不怕污了我等士子的耳目!”
“就是,就是,贱民哪会吟诗作赋!”
“猪鼻子插大葱,装什么大象呢!”
“滚回你的太行山吧!”
一帮今文学子,立刻跟着袁绍起哄。
张燕却是神色淡淡的看向曹操,说道:“孟德兄,他们都是粗陋猪辈,吃不得细糠,你说说看,我这赋,写的咋样?”
“额......”
曹操一时语塞。
他有些恼怒的看向张燕。
什么叫‘粗陋猪辈’‘吃不得细糠’?
我夸你的赋好,我便是吃得了细糠的猪?
我若贬你的赋不好,我便是吃不得细糠的猪?
不管怎样,我只要开口说话,我都是猪!?
袁绍的脑袋瓜子可没有曹操转的快,他高声道:“孟德,你的文采,大家有目共睹,你说说看,他这个贱民的赋,到底如何!”
曹操圆睁着双眼,转头瞪向袁绍,把袁绍直接给搞懵了。
这时,蔡琰手捧香炉,缓缓开口:
“中平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