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质疑,使得众人的赞美之词,渐次偃旗息鼓。
刚才张让可没再开口下发官职,他们自然也没必要再为张燕摇旗呐喊。
张让瞧了眼张燕,目光中的含义,已经非常清楚:
老夫能帮你的,只能到此为止,剩下的,就看你自已的了。
张燕回以微笑,看向袁绍,说道:“本初兄,既如此,我再送你一首诗,如何?”
“诗?什么诗?”袁绍一脸不屑。
他不信,张燕手里还能再准备一首比这赋还好的诗!
只要两个作品的文学高度没对齐,他就能把抄袭的帽子扣到张燕头上!
蔡府的仆人们立刻撤换了纸张,张燕沾了沾笔墨,不带停顿,顷刻间成诗一首。
一旁蔡琰,瞧见那纸张上的文字,秀目微动。
曹操、鲍信离得近,一脸的惊愕。
就算是没读过几本书的张让,也是弯下腰,仔细瞧着纸张上的字,喜欢的不得了。
袁绍瞧见这些人的表情,心中隐隐不安。
有人耐不住性子,高声道:“燕济子,你写了什么,倒是念出来,大家一同欣赏啊!”
人群中的催促声,此起彼伏。
张燕看向蔡琰,说道:“有劳师妹了。”
蔡琰颔首,街道再次安静了下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只半阙诗,众人神态,各所不同。
有惊喜,有怀疑,有思索,有回味。
王仁、郑玄等一干大佬,神情复杂。
他们都清楚,张燕习学不久,按道理来说,作不出这样的诗来。
可是,他现在,真真实实的写出来了。
先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再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其中的家国天下的胸怀,除是圣人,不能有也!
难道说,张燕是圣人派到人间,让儒学更上一层楼的天才!?
王仁他们心里越是这样想,越不是滋味。
因为张燕出身贼寇,现在又认了张让这么一位宦官义父,简直是亘古未有。
此时的张燕,离圣人口中的儒者,已是十万八千里远!
张燕不知自家老师他们心里的五味杂陈,他看着袁绍,十分张扬道:“本初兄,这首《登高》,送给你,你不会还觉得,我的赋,是抄来的吧。”
“你——!”
袁绍已然是哑口无言。
他自问,以自已的才情,绝对是写不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胸怀宽广的诗来。
他也清楚,张燕这是在用诗来讽刺自已心胸狭隘,见不得别人好。
要是自已再怀疑他抄写,倒真显得自已很没水平了。
想到这儿,袁绍是一根筋,两头堵。
他本想着,张燕的诗比不上赋,俩颗粒度对不上。
哪曾想,诗比赋还好,颗粒度太齐整,他无从下手啊!
张燕见袁绍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又很合时宜的追问道:“本初兄,你觉得,我这个今文出身的学子,比之你这个古文出身的学子,如何啊?”
袁绍圆睁双眼,怒目而视。
他哪能不知道张燕想干嘛,这是想让他低头啊!
自已可是四世三公,袁家嫡长子,怎么可能会向一个贼寇低头!
就在这时,张让突然尖着嗓子道:“袁家公子,看来,古文那一套,是没把你教好呀。”
袁绍该有的政治嗅觉,还是有的,他心底一个激灵,很快领悟到了张让话里的意思。
为什么曹操一回来就是典军校尉,为什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鲍信转头就成了济北相?
皇帝要提拔寒门,继续打压世家了。
那世家子弟皇帝就不提拔了吗?
不,皇帝还是会提拔,因为世家仍是帝国的骨干。
现在,世家之中,谁去靠拢皇帝,谁就能捞到眼下最为实际的政治收益。
而最简单的靠拢方式就是......
想到这儿,袁绍看向了张燕。
他虽心有不甘,但考虑到实际利益,还是服软了
“张公说笑了,燕先生的诗赋才情,当属上品,是绍....唐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