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袁绍的话,全场哗然。
曹操和鲍信对视一眼,均有些意外。
他们没想到,袁绍竟然真的肯低头。
张燕见状,心里甚是舒坦。
他朗声笑道:“本初兄,过奖了!”
袁绍恶狠狠的看了眼张燕,他清楚自已想要什么,眼下的低头,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自已在张燕的手上吃了那么多亏,怎会善罢甘休!
洛阳是个温柔乡,也是个销骨窟。
时局动荡,谁知道接下来会出什么样的变故。
袁绍有信心,要算账,以后有的是机会!
他不说话了,古文学子们也沉默了。
四世三公的袁本初都为了自已的前途低头了,他们也该想想,自已以后路,要怎么走了。
张让见这次月旦评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于是拿起张让写完的诗,仔细折叠起来。
他看向张燕,十分满意道:“小子,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本事,不错,这诗,我带回宫,陛下肯定会喜欢。”
张燕闻言,笑道:“父亲,稍等,我还有件小礼物,麻烦父亲,带给陛下。”
“小礼物?”
张让有些意外的看向张燕。
今天的月旦评,该有的效果已经有了,士子们也都明白皇帝的态度了。
目的达到了,自已这义子,还要给自已什么惊喜?
张燕转身来到自已的骡子旁,从挂兜里掏出一本册子,转身来到张让面前,恭敬递上。
张让瞧着张燕手里的册子,做工精良,用材不像时下的纸张。
他接过后,展开细看,发现册子里的字迹端庄秀丽,条理整齐,很是养眼。
“这......”
一时间,张让不知该如何评说,他不懂,自已这义子送皇帝这么份册子干什么,里面的内容,不过是孔夫子的论语罢了。
“父亲,这纸张,名叫草纸,材料用的是稻草、麦秆,比树皮、麻类制的纸张更为细致耐用,制作成本也更为低廉,一尺纸只需半个钱。”
张让本来并不在意手中的册子,但听到它的制作价格后,两只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他看向张燕,问道:“小子,莫要诓骗老夫!”
“小子怎敢,这纸张的制作工艺,已经附在册子的后方了。”
东汉末年,造纸技术粗糙。
一尺纸的造价成本大概在十五钱左右。
一本书的造价更是高达两千钱。
对寒门士人与普通百姓而言,这是非常昂贵的奢侈品。
但纸张的价格若能打下来,缩减十五倍,书籍的价格岂也能缩减十五倍!
届时,寒门也买得起书,皇帝可以选拔任用的人才,也能多起来。
袁绍、曹操等人听到张燕研究出来的纸张价格,也是一脸的惊愕。
他们都是世家,很清楚纸张对于读书人的重要性,以后寒门要是能买得起书,还有他们世家大族什么事儿!
“好!好!非常好!”
张让翻看手中的册子,很快便看到了附在后面的详细造纸流程。
皇帝想要重用寒门,压制世家,这草纸,可是一把利器。
张燕笑道:“父亲,您先不要着急说好,您不好奇,那上面的字,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