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见张燕出神,不知他心里想什么,便又低头看向手里的稿件。
“安民师兄,你写的东西,着实有趣,不过,要是再来首诗,我想洛阳的闺阁女子们,定会争相抢购。”
张燕笑道:“诗啊,信手拈来的事儿,眼下还是得把其它稿子凑齐才行定稿刊行,我得去找王老了。”
说着,张燕就要去拿自已的稿子。
蔡琰把手一缩,昂头看着张燕,笑道:“安民师兄,我跟你一起去找老爷子。”
张燕苦笑道:“蔡老不是找你,你跟着我瞎逛,算什么事儿。”
蔡琰嘟着嘴,说道:“父亲不喜我抛头露面,安民师兄,你也这样认为吗?”
“额......倒也不是,只是......”
张燕蹙眉,报刊的事儿,牵扯甚广,他不想把蔡琰卷进来。
蔡琰可不管那么多,拉着张燕的手,往王仁那走。
一路上,刚好是下课休息时间。
鸿都学子们瞧着自家司业被洛阳第一才女拉着走,立刻八卦心爆发,小声议论起来。
两人来到一个拐角,张燕停了下来。
蔡琰回头看去,“安民师兄,走啊。”
张燕指了指她手上的假面皮,提醒道:“文姬师妹,你能来鸿都门学,应该是答应了蔡老,会易容前来吧,你现在,能行吗?”
“哎呀——我忘了。”
蔡琰呆愣了会儿。
“算了,反正已经有不少人看到了,抛头露面就抛头露面吧。”
说完,她拉着张燕,继续往王仁那儿走。
令长的房间,在学堂的后院,独立带着一个小花园,风景好的很。
王仁的心情不错,正在院子里捯饬盆景。
他见蔡琰扯着张燕走来,立刻审视起张燕。
这小子,不会对老王的闺女动歪心思了吧。
想着,蔡琰已经来到王仁身前。
“老爷子,安民师兄的稿子写完了,我陪他给您送来了。”
“好,好,好,文姬怎么来学院了,今日的《女诫》,抄完了吗?”
“抄完啦,这个月的份额,我都抄完了。”
“是嘛。”
王仁讪讪笑着,从蔡琰的手中接过稿子,一页页翻看起来。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王仁身为今文大师,文学造诣,自然不低。
他翻看完一半,看向张燕,说道:“东西是好东西,但要是在报上发表,怕是会被士人骂的狗血淋头,说你不务正业,专搞旁门左道。”
蔡琰道:“所以,我说,安民师兄得再写首诗才好。”
王仁颔首,看向张燕。
张燕道:“诗嘛,有的,只是王老,你们的稿子?”
“许氏兄弟的时评,我们三个老东西的文章,都交到益恩那儿了。”
“行,我把诗也写了吧。”
张燕说着,接着便来到院子里的矮几旁,跪坐后,拿起笔来。
王仁和蔡琰立刻凑了上去,两人都想看看,这位洛阳才子,又有什么新作品。
张燕稍作思量,接着便在纸上写下《将近酒》三个大字。
当首一句,惊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