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琴棋书画,又通晓政事,实在令人佩服。";梓萱由衷赞叹道。
魏舒谦虚地笑了笑:";公主过奖了。我不过是在秦宫多年,略有所学罢了。公主才学出众,气质高雅,想必在家乡时也受过良好教育。";
梓萱叹息一声:";家乡虽重视女子教育,但多局限于琴棋书画,对政事却少有涉猎。夫人能参与国事,实在令人羡慕。";
魏舒若有所思:";秦国变法以来,风气大变。女子地位虽不及男子,但已比过去提高许多。商君曾说,人才不分男女,皆可为国效力。";
梓萱眼前一亮:";商君如此开明?我只听说他变法严苛,却不知还有这等见识。";
魏舒点头:";商君智慧超群,见识非凡。正因有他辅佐,秦国才能日益强盛。说起来,公主初到秦国,可曾见过商君?";
梓萱摇头:";尚未得见。不过,常听大王和殿下提起他,言语间多有敬佩。";
魏舒笑道:";改日我引见你们认识。商君虽地位显赫,却为人谦和,从不倨傲。";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通报:";太子殿下到。";
赢驷快步入内,见梓萱也在,先向两人行礼,然后对魏舒道:";母妃,有要事相商。";
魏舒会意,对梓萱道:";公主先行休息,我与太子有事商谈。";
梓萱起身告辞,离开寝宫。
待梓萱走后,赢驷神色凝重地将甘龙等人密谋一事告诉了魏舒。
魏舒听完,面色不变,但眼中闪过一丝寒意:";果然如此。我早就觉得甘龙等人表面顺从,实则暗藏祸心。如今竟敢勾结外敌,实在该杀!";
赢驷忧心忡忡:";此事关系重大,一时难以定夺。我担心,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朝中动荡,影响变法进程。";
魏舒沉思片刻:";此事要稳妥处理。首先,加强对商君的保护,防止刺杀;其次,密查甘龙等人的动向,收集通敌证据;最后,适时向大王禀报,等待时机一举拿下。";
赢驷点头表示赞同:";母妃所言极是。我已命赢虔负责此事,密查甘龙等人的一举一动。";
魏舒提醒道:";还有一事需要注意。那位楚国嬿筠,举止不凡,心思缜密,似与一般入宫女子不同。你要留心她的动向,防止她成为楚国安插在秦宫的耳目。";
赢驷恍然大悟:";母妃慧眼如炬。嬿筠确实非比寻常,我会暗中安排人监视她的行动。";
魏舒又道:";这些日子,你要多陪在大王身边,防止有人离间你与商君的关系。同时,也要与商君多加沟通,确保变法顺利推进。";
赢驷郑重承诺:";母妃放心,我定当谨慎行事。";
***
与此同时,商鞅府上,他正在与几位学者讨论《商君书》的修订事宜。
";《法制》、《农战》两篇已经完成修订,更加系统全面。";一位学者汇报道。
商鞅满意地点头:";很好。这两篇是变法核心,必须详尽明确。《去强》一篇如何?";
另一位学者回答:";正在修订中。这篇关乎如何削弱世族权力,建立中央集权,内容较为敏感,需要谨慎措辞。";
商鞅思索片刻:";此篇至关重要,但确实需要谨慎。措辞上可以婉转些,但原则不能动摇。变法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世袭特权,建立贤能政治。此点必须明确。";
学者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正讨论间,杜阳匆匆而来:";大人,太子派人来报,说是发现甘龙等人密谋反对变法,甚至可能勾结外敌。";
商鞅神色不变,平静地说:";意料之中。变法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反抗在所难免。不过,勾结外敌就是大罪了。";
杜阳担忧道:";大人,他们首要目标可能是您。还请多加小心。";
商鞅淡然一笑:";为变法而死,乃是我的荣幸。不过,现在还不是牺牲的时候。变法尚未完全成功,我还有责任在身。";
他转向学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