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诸位,《商君书》的修订工作要加快进度。这不仅是一部着作,更是变法的理论基础,必须尽快完成并广泛传播。";
学者们齐声应诺:";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大人重托!";
商鞅又对杜阳说:";派人去见太子,告诉他,我已知晓此事。请他密切关注甘龙等人动向,同时加强对嬴渠梁的保护,防止他们对国王不利。";
杜阳领命而去。
商鞅独自一人来到书房,取出一份秦国地图,仔细研究。在他的构想中,秦国不仅要内政强盛,还要逐步向外扩张,最终一统天下。但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商君,打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商鞅抬头,只见太子赢驷站在门口。他连忙起身相迎:";太子深夜来访,可是有要事?";
赢驷神色凝重地走进书房:";商君,甘龙等人的阴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据密报,他们不仅联系了魏赵两国,还暗中勾结了楚国和韩国的某些势力。他们计划在近期一次大型活动中制造混乱,趁机行刺你和父王。";
商鞅脸色一变:";有确凿证据吗?";
赢驷摇头:";目前只是密报,尚无实证。但风声已经很紧,不得不防。";
商鞅沉思片刻:";如此说来,近期的西山大典就很危险了。那是庆祝西山战胜的盛会,嬴渠梁一定会出席,我也会在场。";
赢驷点头:";正是此事令我担忧。父王已经下令,要在西山大典上表彰有功将士,同时宣布一系列变法新政。若甘龙等人真要行动,这无疑是最佳时机。";
商鞅果断道:";不能取消大典,那会被视为示弱。我们应该加强防范,同时设下陷阱,引蛇出洞。";
赢驷眼前一亮:";商君有何妙计?";
商鞅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赢驷听完,连连点头,称赞道:";此计甚妙!既能保证大典安全进行,又能引出内奸,一举两得。";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后,赢驷起身告辞。临行前,他郑重地说:";商君,此次若能成功,将彻底肃清朝中阻力,变法将无后顾之忧。";
商鞅点头:";变法十三年,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如今,我们需要确保这些成果能够长久保持,不被逆转。这不仅关乎秦国强盛,更关乎变法理念的传承。";
赢驷深以为然:";商君放心,我会竭尽全力,确保变法成果不被破坏。";
***
西山大典如期举行。这一天,秦国君臣齐聚西山脚下的广场,庆祝战胜韩国的胜利。广场上旌旗飘扬,士兵列队,气氛庄严而热烈。
嬴渠梁端坐在高台上,身旁是太子赢驷和二公子赢虔。商鞅作为首席大臣,站在台阶一侧。朝中大臣按位次排列,其中也包括甘龙等保守派人物。
大典开始,首先是对战功卓着的将士进行表彰。一位位勇士走上高台,接受嬴渠梁的赏赐和褒奖。这些人大多出身平民,靠战功获得了爵位和土地,正是军功爵制的受益者。
表彰结束后,嬴渠梁宣布了一系列变法新政:进一步完善县制,扩大土地私有化范围,建立更多学堂,推广新式农具,等等。这些措施都是变法深化的具体体现,引发了在场民众的热烈掌声。
甘龙等保守派大臣虽然面带笑容,但眼中却闪烁着不满和焦虑。他们私下交换着眼色,似乎在等待某个时机。
正当嬴渠梁准备宣布最后一项决定时,人群中突然骚动起来。一名男子大喊";商鞅卖国";,同时从怀中掏出一柄短剑,向高台冲去。
守卫立即上前拦截,但那人身手敏捷,一时难以制服。就在这混乱之际,甘龙等人也有所行动,他们试图靠近高台,似乎想趁乱行刺。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早有埋伏的秦军突然出现,将他们团团围住。同时,那名持剑男子也被赢虔的亲兵制服。
嬴渠梁面色阴沉地站起身,厉声道:";甘龙,你们果然图谋不轨!";
甘龙面如土色,结结巴巴地辩解:";陛下明察,我等只是见情况危急,想上前保护陛下......";
赢虔冷笑一声,将一封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