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给嬴渠梁:";父王,这是从那刺客身上搜出的信件,上面有甘龙的印章。";
嬴渠梁接过信件,快速浏览后,勃然大怒:";好个甘龙!竟敢勾结外敌,意图行刺朕和商君,罪不容诛!";
商鞅这时上前,沉声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应当彻查。不仅是甘龙,还有与他勾结的朝中官员和外国势力,都应一并查处,以儆效尤。";
嬴渠梁点头:";商君所言极是。赢虔,立即带兵将甘龙等人押下,严加审讯。同时,派密探彻查此案,不放过任何一个涉案人员。";
赢虔领命,带兵将甘龙等人押走。大典虽受到干扰,但很快恢复了秩序,按计划完成了后续仪式。
当晚,秦王宫内,嬴渠梁召见商鞅、赢驷和赢虔,商议甘龙案的处理。
";审讯有结果了吗?";嬴渠梁问道。
赢虔回答:";甘龙已经招供,承认与魏、赵、楚、韩四国密使有联系,图谋刺杀商君,破坏变法。同时,朝中还有七名大臣参与了密谋,现已全部拿下。";
嬴渠梁怒不可遏:";好个甘龙!为一己私利,竟敢勾结外敌,谋害忠良!依律当如何处置?";
商鞅答道:";按《秦律》,谋反大罪,当诛九族。不过,此案涉及朝中多位重臣,若全部严惩,恐影响朝局稳定。臣建议,主犯甘龙处以极刑,其余从犯视情节轻重,分别处置。";
赢驷补充道:";还应借此机会,对朝中官员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提拔忠于变法的人才,确保朝政稳定。";
嬴渠梁点头同意:";就依商君和太子之见。明日上朝,宣布此事,震慑宵小。同时,也要对外宣示秦国的坚决态度,不容他国干涉我内政。";
商鞅又提议:";此次事件,虽因我等提前防范而未酿成大祸,但也暴露出我们在安全防范上的不足。建议加强宫廷和重要场所的警卫,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嬴渠梁赞同地说:";商君所言极是。命赢虔负责此事,重新编组禁卫,加强防范。";
赢虔领命而去,嬴渠梁又对商鞅和赢驷说:";此次事件虽然惊险,但也是一次机会。借此肃清朝中阻力,可以让变法更加顺利地推进。";
商鞅深以为然:";陛下明见。变法至今,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如今,朝中阻力清除,民心所向,变法将进入全新阶段,秦国也将迎来更加强盛的未来。";
赢驷听了商鞅的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作为未来的秦王,他肩负着继承和发展变法成果的重任。而商鞅,这位伟大的变法者,也将永远被秦国历史铭记。
变法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在商鞅、嬴渠梁和赢驷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秦国正走向富强。这不仅是一国之变,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其影响将延续千年,彪炳史册。
此时的商鞅,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引领着秦国走向强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思想财富。他的名字,将与这段波澜壮阔的变法历史一起,被永远铭记。
";变法固根基,强敌不足惧。内忧方消除,秦国展宏图。";——后人评价甘龙案后变法新局面时所作,道出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