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秦朝历险记 > 第218章 内外兼修

第218章 内外兼修

陛下,变法以来,贵族势力屡有不满,暗中散布谣言,离间君臣。若不加以控制,恐成大患。";

嬴渠梁摇晃着酒杯,微微一笑:";武安君无需担忧。对付贵族,朕自有妙计。";他放下酒杯,目光锐利,";对贵族,当恩威并施,既不可过分打压,激起反弹;也不可放任自流,坐视其坐大。";

商鞅好奇不已:";陛下究竟有何良策?";

嬴渠梁胸有成竹:";一方面,给予贵族优厚待遇,包括俸禄、封地等物质保障,让他们既得利益;另一方面,鼓励贵族子弟通过军功获取爵位,引导其为国效力,将其能量转为国家所用。";

他顿了顿,继续道:";同时,邀请有才德的贵族参与国家重大事务决策,增强其归属感;但也严禁贵族私下结党营私,一旦发现,从严惩处,不留情面。";

商鞅听罢,不由连连击掌:";妙哉!此策既安抚贵族情绪,又牢牢掌控大局,实为上策!";

次日,嬴渠梁召集主要贵族代表入宫,盛情款待。席间,他亲切地对贵族们说:";诸位世代为秦国栋梁,国家发展离不开你们的支持。朕希望与诸位同心协力,共创秦国辉煌。";

随后,他宣布了一系列优待贵族的政策,引得贵族们欣喜若狂,纷纷表示愿为国效力。但嬴渠梁也明确划定了红线:贵族必须服从国家法令,不得私下结党营私或破坏变法。

这一政策收效显着。大多数贵族被成功安抚,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少数不满分子也因缺乏广泛支持而难成气候。秦国内部日益团结,为变法成功和国家强盛提供了有力保障。

处理好官员和贵族关系后,嬴渠梁的注意力转向了如何进一步巩固君权,确保国家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发展。

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嬴渠梁站在高台上,远眺咸阳城的万家灯火,陷入沉思。商鞅悄然来到他身旁。

";陛下夜不能寐,可是有心事?";商鞅轻声问道。

嬴渠梁长叹一声:";武安君,变法已有成效,但朕仍忧心忡忡。朕已年过半百,身体每况愈下。若朕不在了,这变法大业,这强国之路,谁来继续?";

商鞅肃然起敬:";陛下高瞻远瞩,臣佩服至深。";他沉思片刻,";臣以为,可从三方面着手巩固君权,确保变法不变:一,完善法制,使国家运行有法可依,减少人为干扰。";

";二,健全中央机构,强化君主对军政大权的直接控制,防止权力旁落。";

";三,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继承制度,确保政权平稳过渡,避免变法成果付之东流。";

嬴渠梁眼中精光闪烁:";好!立刻着手实施!";

不久,《秦律》编纂完成,将变法以来的法令规章系统化,使国家治理有法可依;中央机构调整到位,废除冗员,提高效率;继承制度也正式确立:太子由君主指定,继位后必须遵循前任政策方针,确保国家发展的连续性。

这些举措大大减少了权力交替时的不确定性,为秦国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嬴渠梁终于安心,相信即使他不在了,秦国也将沿着变法之路继续前进。

军政皆稳的同时,嬴渠梁并未忘记治国的根本在于民生。一个秋收季节,他微服私访,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生活状况。

回宫后,他立即召见商鞅,忧心忡忡地说:";武安君,朕刚从民间回来,看到虽然变法使国强兵强,但百姓生活仍有诸多艰难。若民不聊生,再强大的国家也是空中楼阁啊!";

商鞅深为感动:";陛下心系百姓,臣肃然起敬。臣以为,改善民生当从三方面着手:继续鼓励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丰收;兴修水利,防范旱涝灾害;建立常平仓制度,丰年储粮,荒年平价,稳定粮价。";

嬴渠梁点头赞许,又沉思片刻:";武安君所言甚是,但朕还想更进一步。";他目光炯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养老制';,让年老体弱者得到基本照顾,彰显我秦国仁政。";

商鞅为之动容:";陛下仁心仁德,天下百姓之福也!";

民生政策迅速展开。全国各地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水渠纵横交错,灌溉良田;常平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有效平抑了粮价波动;养老制的推行,更是让老弱者得到了基本保障,赢得了无数百姓的赞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