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 第190章 侯恂之谋

第190章 侯恂之谋

上首的刘洪起微微倾身,神色关切,轻声说道:“侯尚书,周云那厮如此下作,实在是苦了您。

也罢,且将他的谋划说来听听,咱们能应下的,自然不会推脱;

若有为难之处,待我修书一封,让您带回给他那小人便是。”

侯恂面露苦笑,长叹一声,道:“既如此,也好。那周云言及,称这‘唇亡齿寒’之理,刘总兵想来也明白。

现今清军浩浩荡荡东进,其势犹如汹涌洪潮,锐不可当,所波及者绝非他夏军一部,这自西向东沿途的各方势力,皆有覆巢之危。

他还望诸家能放下往日恩怨,共同出兵抗清,或可力挽狂澜于既倒。

为表诚意,他会放回刘总兵的五弟以及那些投降的将士,以证合作之心,望刘总兵当以大局为重,能及早出兵!”

此言一出,听到放回先前被俘之人,大堂内的文武官员顿时一片哗然,欢呼之声此起彼伏。

刘洪起的几个兄弟更是喜不自禁,那刘洪超心急难耐,忙不迭地问道:“周云既已答应放人,人在何处?”

侯恂不慌不忙,转身朝着大堂外的方向抬手一指,说道:“五将军与那些降军就在老夫身后不远处,想必须臾便至。”

说罢,他朝刘洪起拱手作揖,“好了,老夫话已传到,周云交代之事已了,至于出兵与否,老夫便不再过问,这便告辞了。

还望刘总兵速速修书,也好让老夫回去复命。”

见侯恂欲走,刘洪起赶忙起身,疾步向前,一把拉住侯恂的臂膀,说道:“侯尚书且慢,有几句肺腑之言,还望您能不吝赐教,指点一二。”

侯恂略作沉吟,道:“刘总兵但说无妨。”

刘洪起轻咳一声,说道:“侯尚书博古通今,高瞻远瞩。以您旁观者之清,依您之见,我等是出兵北上抗清为好,还是……”

侯恂目光一闪,反问道:“那依刘总兵与诸位大人之见呢?”

刘洪起心中一怔,暗忖:“我问于他,怎的又被他问回来了?”

念头一转,便明了侯恂之意,连忙说道:“我知晓侯尚书之意,是想让我等遵从本心,可我等还是想听听您这前朝尚书的高见。”

侯恂面露无奈之色,缓缓说道:“周云所言‘唇亡齿寒’,实乃至理。于公于私,老夫以为皆应出兵抗清。

其一,出兵抗清,可大大提升刘总兵之声望,为日后入朝为官铺就坦途;

其二,有周云的夏军在前抵御清军,刘总兵于汝州侧翼攻扰清军。

若胜,清军退去,刘总兵此举便是解了朝廷之危,功劳赫赫;

若败,清军继续东进,那遭受重创的亦是与您有宿怨的夏军,您大可从容退兵,实力无损。

此乃两全其美之策,稳操胜券。”

刘洪起与众文武听闻此言,眼前豁然一亮,原本心头的犹疑顾虑瞬间消散。

刘洪起心中暗赞:“这侯恂不愧曾为朝堂高官,见解独到,目光如炬!”

他满脸堆笑,说道:“侯尚书一番话,令我等茅塞顿开!

您且稍候,我这便修书一封与您带回,也烦请转告周云,我南阳府明军不日便将兵发汝州,配合夏军侧击多铎的清军。”

侯恂依旧是那副淡然之态,刘洪起见状,心中暗觉好笑,只道:“这侯恂,怕是被周云拿捏住了,满心无奈。”

待侯恂回到驿栈,却全然没了在总兵府大堂时的愁苦之状。

只见他神色悠然,嘴角含笑,步履轻盈,哪还有半分无奈惆怅的影子。诸事皆如他所料,此番奔波劳碌,总算是有所值了。

侯恂踏入南阳府之前,可全然不像在总兵府大堂表现得那般,好似被周云胁迫而来。

实则周云此前多次寻他,言辞恳切邀他出山相助,均被侯恂巧妙回绝。

侯恂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筹谋着如何光复大明,再现昔日辉煌。

在他眼中,周云不过是小小反贼,不值一提。

莫说拜会几次,便是踏破门槛,他也断不会与这类人轻易联手。

彼时,各方势力在这乱世纷争中明争暗斗,侯恂却似一只隐匿暗处的狡黠老狐,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局势变幻。

忽闻夏军副帅、都帅府长史李岩求见,侯恂心中便已猜到大概,料定又是来劝他出山的。

在自己老家商丘这一方之地,他侯恂也颇有威望,说话自是有分量。

只是面对李岩,他深知不可莽撞得罪,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