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宣发单独计算。
所有的盈利部分都将砸到公司品牌形象的宣传与推广上,为后续进军大众领域做准备。如果效果足够好,白愁可以追加预算。
至于具体宣传推广手段,白愁将自己之前构思的几个想法给众人说了下,询问是否有可行性。
首先,搞几个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创新,注册更多专利,把公司营销成一家有技术的公司、创新公司、锐意进取的公司,与傻逼友商们完全不一样。
这一点白愁自己就可以搞,他有从系统那里拿到的电声学技能,如果不是为了做出更好的声音,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多的不敢说,白愁至少能搓出来七八项专利。
等三条线的产品做出来后,就满世界乱飞参加耳机展,别管是不是野鸡展,有评奖的耳机展咱们都要去冲一下。
无论能不能运作到奖项,都全力往民族自豪感上营销。
能拿到奖,那就是华国音频领域从此站起来了,打破国外森海塞尔、哈曼卡顿、柏林之声、拜耳等传统耳机大厂在音频艺术器材的垄断,从此华国人也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的天籁之音……
Win!
拿不到奖,就买通稿买水军引导舆论,暗示那些国外的耳机展歧视华国公司,当然这种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在此之前,就有国内的耳机品牌在国外的耳机展拿到过奖项。
所以做这种运作营销时,不能走公司的账户,不能公司亲自发生,公司一定要是出淤泥而不染白莲花,面对各种舆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可以的话,还能讲一些其他的故事。
公司不是计划搞几个专利吗,买水军说有国外的传统领域大厂打压咱们公司,想要强制购买咱们的专利所有权搞技术垄断……
巴拉巴拉。
“这么多奇思妙想,老板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之前在漫步者工作过的市场营销惊为天人。
“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有一个好老师罢了。”白愁微微一笑,没有说出那家公司的名字。
对自己要做的产品,白愁有非常清楚的定位:奢侈品,至少也是轻奢。
对于奢侈品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什么历史沉淀、技术,而是“故事”。有故事,才能吸引到认同你的消费者,讨更多钱溢价购买你的产品。
技术、历史,本质上只是故事的一种,只是用来打造品牌力的工具。
大体来说,最优质的故事是“历史”,大家都默认成功者会继续成功,也更愿意相信曾经成功过的人与公司。
除了历史外,技术这个故事也很优质,否则白愁也不会非要搞几个专利。
但即便如此,日蚀工作室作为一家新公司,想快速积累起品牌形象与诸多友商竞争,仍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幸好,白愁有个好老师。不知道怎么宣发、怎么快速打造一个高端奢侈品品牌?
看一看那家堪称人类营销精华的公司是怎么做的,然后捡着可以学可以用的宣发手段抄就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