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古代奇事录 > 第169章 活阎王彭玉麟

第169章 活阎王彭玉麟

袁、瑞两郡被太平军攻陷,水陆路断绝,他伪装成游学乞食者徒步行走数百里到达南昌,重新整理内湖水师为十营,船600艘,投入战斗准备 。咸丰六年(1856年),彭玉麟被擢升为广东惠潮嘉道,在樟树镇与太平军激战,凭借出色指挥和湘军将士英勇奋战打败太平军,此后又连续在临江吴城、涂家埠战胜太平军,攻克南康,军事才能进一步提升 。

咸丰七年(1857年)2月末,曾国藩父亲病逝回籍奔丧,水师以杨载福为总统,彭玉麟为协理,兼领内湖水师。九月初,湘军再围九江,太平军在湖口列战船数百,以铁索拦江,石钟山架起大炮,对岸梅家洲筑坚城。湘军采用先扫清外围据点的战法,分水陆三路会攻湖口,彭玉麟指挥内湖水师出湖助战 。战斗打响,他率军队鼓棹划行急赴,与外长江水师会合,陆军响应,太平军大乱,彭玉麟乘胜夺取小孤山,因战功加升按察使衔,为后续战斗打开局面 。

咸丰八年(1858年),彭玉麟、杨岳斌率湘军水师接连拔除枞阳、大通、铜陵、峡口的太平军据点,包围九江。彭玉麟精心策划,指挥水师对九江形成严密包围圈,不断调整战术,削弱太平军防御力量,最终成功收复九江,因功晋升布政使衔 。咸丰十年(1860年),彭玉麟移营与杨岳斌合并一处军队,后攻克都昌。次年,曾国荃围攻安庆,太平军陈玉成率领三万兵支援,扎营在菱角湖。彭玉麟创建飞虎营,结合陆军大战,损毁敌军营垒,攻克安庆,被授予广东按察使 。后又与陆军协同作战,攻克孝感、天门、应城、黄州、德安,因战功被提升为安徽巡抚,但他多次上疏推辞,认为自己不通政法,朝廷下诏嘉奖他的坦诚,改职水师提督 。

同治元年(1862年),彭玉麟被授为兵部右侍郎,奉诏节制镇将。他担心自己与杨岳斌威望相当,地位超越会产生间隙,于是苦心调和。还另外建立太湖水师十营,归自己统辖。彭玉麟调动水师援助曾国荃由安庆攻打江宁,湘军一路势如破竹,克铜城闸,收复巢县、含山、和州,打败雍家镇、裕溪口的太平军,抢夺东西梁山,进军攻打采石,又攻克金柱关 。

每次作战,彭玉麟都身先士卒,乘小船督战,手持红旗,或前或后地指挥着将士们。将士们见主帅亲临前线,个个不敢懈怠,拼尽全力作战。有时他还潜入陆军作战区域调查情况,往来飘忽不定,所经之处军民都不敢为非作歹。

同治二年(1863年),彭玉麟与杨岳斌联合攻打九洑洲。太平军在此地筑垒几十座,外筑大城,战船环绕,与江宁成犄角之势,拦江矶、草鞋峡等地都有重兵驻扎,防御十分严密。彭玉麟列船上游,南队向下关,北队向草鞋峡,杨岳斌攻燕子矶,陆军也分三队挖掘洲埂进攻中关,舢板环洲布阵 。

面对太平军猛烈的枪炮还击,湘军一时难以攻下。彭玉麟没有气馁,他督率各路军队轮番夜间进攻。他深知九洑洲战略意义重大,一旦攻克,太平军便会陷入被动。于是,他挑选敢死队,激励他们从火丛中上岸。敢死队员们在彭玉麟的鼓舞下,舍生忘死,终于突破了太平军的防线。诸军欢呼雀跃,乘胜追击,太平军争相溃散逃跑。这场战斗从田家镇以来最为激烈,彭玉麟的顽强战斗意志和卓越指挥才能展露无遗,为湘军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此后,太平军由江西进犯池州,企图阻挠湘军。彭玉麟回救青阳,解了围,又进军高淳,攻克东坝。因攻克九洑洲,彭玉麟被赐给黄马褂。恰逢杨岳斌赴江西督师,从此彭玉麟专门统领水军 。

同治三年(1864年),清军攻克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朝廷论功行赏,以彭玉麟创建水师为首功,加官太子少保,赐封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彭玉麟凭借多年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对湘军水师的杰出贡献,成为清朝的重要功臣,他的名字被铭刻在历史长河之中 。

在湘军水师中,彭玉麟不仅是一位杰出将领,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他作战勇猛无畏,冲锋在前,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指挥如臂使指,能根据战场形势迅速做出决策,带领军队取得胜利;治军公正无私,对违反军纪的行为严惩不贷,使得湘军水师纪律严明。士兵们对他既敬且畏,各级将领也将他视为主心骨,对他的命令坚决执行。这种威望成为彭玉麟在官场的重要倚仗,那些想要对付他的人,忌惮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不敢轻易动手 。

彭玉麟为人正直,一生光明磊落,从不参与结党营私之事。在晚清官场腐败、党派林立的时代,官员们为私利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严重影响朝廷运转和国家稳定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