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折给老夫人的。“
“世子爷。“亲卫悄无声息落在廊下,“金林卫的人撤了郑府暗哨。“
沈钧钰合上奏折,蜡油滴在火漆上凝成血珠。父亲临行前交代过,金林卫插手的案子,靖安侯府半步都不能沾。?l?a,x!s^w¢.*c¨o,m^可那日郑源跪在雪地里求他递折子时,眼里的火苗像极了他当年在演武场射出的第一支箭。
“把咱们的人都收回来。“他吹熄烛火,“明日去太仆寺,该准备春耕的骟畜事宜了。“
城隍庙后巷飘着油饼香,郑源数到第七根盘龙柱时,终于等来接头人。那瘸腿乞丐往他手里塞了半块馍,馍里裹着的字条写着“亥时三刻,醉仙楼地字房“。
郑源嚼着冷馍往家走,路过潇湘阁废墟时,忽然想起上月在这里纵酒的情形。二楼雅间的雕花窗棂还挂着半幅红纱,风一吹,像极了巧娘那日哭红的眼睛。
他摸了摸怀里的金林卫腰牌,冰凉的铜质硌着心口。许宬说得对,这事光靠沈世子递折子不够,非得有人钻进那毒蛇老巢不可。既然他郑源已经是废人一个,不如拿这副残躯换点实在的——比如让巧娘能在贵妇宴席上挺直腰杆,比如让父亲去衙门时不必绕开同僚。
沈钧钰挑亮烛芯,铜剪掠过灯花时溅起几点火星。密信在火焰上方烘烤片刻,隐约显出青灰色暗纹——正是靖安侯府独有的九曲连环印。
“金林卫已动,宁弃功勿涉险。“他默念着父亲的字迹,指腹摩挲过信纸边缘的茶渍。这是用《齐民要术》第三章作的密文,若非幼时随母亲学过侯府独有的“千叶译法“,只怕要当寻常家书处置。
窗外更漏滴到子时,他提笔在《农政全书》扉页勾画数处。书页夹层里藏着这些日子暗查的线索:云王府旧邸的地道图、潇湘阁歌姬的籍贯册,还有三日前截获的南境密报残片。这些都要化作农事奏章里的暗语,借明日送往户部的公文传递出去。
“世子,少夫人房里的灯还亮着。“侍从在门外轻声提醒。
沈钧钰将密信封入装稻种的青布袋,闻言指尖微顿。推开西厢房门时,正见晏菡茱对灯蹙眉,素白绢衣映得案头信笺越发刺目。
“可是沈管事来信?“他接过信纸,目光扫过“土匪守信放人“几字,嘴角浮起冷笑,“纪老夫人倒是命硬。“
晏菡茱拨弄着鎏金香球,薄荷香随她的动作忽浓忽淡:“我赌十两银子,老夫人回府当日必要闹悬梁。“
“夫人这回怕要输。“沈钧钰指着信末墨迹,“车夫丫鬟俱亡,独她全须全尾归来——你猜明日茶楼里会传什么话本?“
烛火爆了个灯花,映得晏菡茱眼底晦暗不明。前世记忆翻涌而来:纪老夫人如何克扣军饷私放印子钱,如何在纪胤礼凯旋当日逼她典当嫁妆。那些被撕碎的账本、摔烂的玉镯,此刻仿佛都化作了信纸上晕开的墨团。
“总要有人做恶人。“她忽然轻笑,取过剪子绞断烧焦的灯芯,“不如让晏芙蕖当这个恶人。“
三百里外官道上,纪老夫人正攥着半块硬馍往嘴里塞。章嬷嬷撩开车帘张望,见押车的土匪走远,忙掏出胭脂盒:“老夫人快往眼皮上抹些,待会到了驿站。“
“作甚?“纪老夫人噎得直捶胸口。
“您想想,在匪窝待了月余。“章嬷嬷压低声音,“总要显得贞烈些。老奴已雇了说书人在前头镇上,您待会假装要撞墙,老奴拼死拦着——“
纪老夫人浑浊的眼珠转了转,突然将发髻扯散,抓把尘土往领口里塞:“还是你想得周全。我那死鬼丈夫的族老最重名节,若听说我。“她说着真挤出两滴泪,“快,把我绑手的麻绳勒痕露出来!“
马车驶入驿站时,纪老夫人突然尖叫着冲向石墙。章嬷嬷扑上去拽住她腰带,两人在泥地里滚作一团。
“让我死了干净!“纪老夫人扯开衣襟,露出脖颈上伪造的淤青,“我这般脏身子,如何对得起纪家列祖列宗!“
围观人群窃窃私语,有眼尖的瞧见她腕间金镯完好无损,嗤笑着散去。说书人却已记下这精彩桥段,翌日便有了“贞妇智斗山匪“的新话本。
三日后,沈钧钰在早朝后拦住户部侍郎。装着密信的稻种袋递过去时,他特意抬高声音:“江南新育的嘉禾种,还望大人费心试种。“
侍郎会意颔首,袖中指尖已摸到袋内凸起。待回到值房,他取出《农政全书》对照暗码,脸色骤变——书页空白处,赫然用米浆写着“云王诈死,潇湘阁疑有暗道“。
与此同时,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