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这是何种神奇之法?”
刘封微微颔首,耐心解释道:
“此炼钢法与以往不同,它通过向炉内铁水鼓风,使杂质氧化,释放热量来炼钢,无需过多燃料,且能快速产出大量优质钢材。”
工匠们面面相觑,依旧满脸疑惑。
刘封知道,光靠言语难以让他们理解,便命人准备好所需材料,带领众人来到城外一处空旷之地,准备现场演示简易炉体的制作。
在刘封的指导下,工匠们用耐火黏土、砂石等材料混合搅拌,开始搭建简易炉体。
众人齐心协力,虽手法略显生疏,但都充满了干劲。
期间,有人提出疑问,有人给出建议,刘封则在一旁细心解答,不断调整方案。
经过一番努力,简易炉体终于搭建完成。
看着那略显粗糙的炉体,刘封心中既期待又紧张。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供氧和温度控制才是关键。
刘封命人准备好皮囊鼓风设备,又运来足量的铁水。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深吸一口气,下令道:
“开始鼓风!”
工匠们按照吩咐,用力拉动皮囊,向炉内鼓风。
起初,炉内并无明显变化,众人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但随着鼓风的持续,炉内渐渐升起火焰,铁水也开始翻滚。
刘封紧紧盯着炉内的变化,眼睛一眨不眨。
他根据系统所讲的经验,观察着火焰的颜色。
当火焰呈现出微微的亮白色时,他心中一喜,暗道:
“温度应该差不多了。”
然而,就在这时,炉体的一侧突然出现裂缝,炽热的铁水开始渗出。
工匠们见状,顿时惊慌失措,纷纷后退。
刘封连忙喊道:
“不要慌,立刻修补!”
工匠们在刘封的指挥下,迅速找来材料,对炉体进行修补。
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裂缝终于被堵住,炼钢得以继续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炉内的铁水逐渐发生变化,杂质不断被氧化。
当刘封认为时机成熟时,下令停止鼓风,打开炉体。
众人围拢过来,只见炉内呈现出一块块初步成型的钢。
虽然这些钢的质量还比不上现代工艺,但相较于当下的炼钢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
工匠们看着眼前的成果,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那位老工匠激动地说道:
“将军,没想到这看似不可能的转炉炼钢法,真的能成功!”
刘封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但他也清楚,这只是一次初步的尝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炉体的稳定性、钢的纯度提升等。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封与工匠们日夜钻研,不断改进转炉炼钢法。
他们尝试了不同的材料配比,优化鼓风方式,摸索更精准的温度控制方法。
在这过程中,刘封也将这一技术的消息严格保密,生怕被其他势力知晓。
他知道,这将是荆南的一大秘密武器,若能进一步完善,必将改变荆州的局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炉炼钢法(简易版)逐渐成熟,生产出的钢材质量越来越好,产量也不断提高。
荆南四郡的兵器锻造开始采用这种新的钢材,士兵们的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