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在骂娘,或者在给朱棣写信。
反正怎么着,抛下心爱的事业,被迫离开,心情应该都不会太好。
念着两人之间窗户纸一样薄的还没开始的师徒之情,念在那几顿“腌笃鲜”的份上,她决定,去封信到开封。
这日,她丢下才看了没几回目的《水浒传》手稿,先往云华堂去了。
点了十几匹布,准备送给冯氏,又打算去街上再买点别的,一并打包叫人送走。正没头绪的四处看着,忽然,听到一个突然拔高的声音:“江东一群豪杰,你说他们是鼠辈?!”
“不然呢?”
又有一个声音拔高了。
而后……
“江东一群鼠辈,蜀汉不自量力,只有曹魏,才最务实。”
“没错,曹魏乃天命也。”
“蜀汉怎么不自量力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难道天不予,就不谋了?可不谋,你又怎知,天一定不予?二爷义薄云天,丞相足智多谋,子龙……”
“得了,又要满嘴仁义道德了,你们蜀粉,还能说点别的吗?”
“你们魏粉倒是说了别的,可天下九州,你们独得六州又怎样?司马懿,可不是蜀汉的人。”
“你什么意思?”
“你说我什么意思?”
……
耳畔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眼看着辩论变成吵架,吵架变成打架,徐妙容石化了。
原来魏蜀吴三国粉丝大乱斗,竟是老传统。现代人在网上吵得键盘上火星子乱冒,大明的百姓当着她的面打的头破血流。
可她的本意,不是丰富大明百姓们的市民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吗?
这再打下去,怕是要多出几个精神病了。
忙开口准备叫王府的护卫上前,可,“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曹魏失了天下,那便说明,他们不是天下的主人。真正的主人是……”
“司马懿?你是晋粉?”
“天呐,这世上竟然真的有晋粉!”
人群炸了。
徐妙容也快炸了。
虽然魏蜀吴打来打去,最后叫司马家得了天下是事实,可三国粉丝吵架呢,你一司马粉跳出来合适吗?跳出来还引用她说过的“话”,同样合适吗?
那句“世界潮流”,不就是她第一回上史书时说过的话?
名人名言,不带这么引用的。
她一时难言,看了那司马粉一样。果然,三国粉们气笑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活的司马粉。
活的司马粉,行走的人形靶子。
于是原本还内斗的粉丝瞬间休战,他们枪口一致对外,纷纷对着司马粉强力输出起来。
徐妙容看的一愣一愣的。
她寻思,《三国演义》才正式刊印没几天,外头就这么热闹了。等再过些时日,街头岂不是更热闹?
一时间有些忧心应天人的精神状态。
《三国演义》润色完后,她就将完整稿子交到了朱棣手上,朱棣看罢,在原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划掉三个字,定名《三国演义》。
头一次听闻这个名字,她震惊的不能自已。
何为宿命?这就是宿命。
本以为朱棣会把书稿交由官方刊印,哪知道,他却来了一句:“那什么来财书坊不是答应了你好处吗?”
当时他的语气,一度让徐妙容以为,他想分一点好处。
可他又坦坦荡荡的紧。
最后,事情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定下了,稿子交由来财书坊刊印。徐妙容本来还想问问上税的事,可朱棣手一挥,说:“读书这事,能和钱扯上关系吗?叫他们该怎样就怎样吧。”
一锤定音。
徐妙容便把他的意思传达给了黄四娘,黄四娘闻言松了一口气。隐隐约约的,竟然还有点失落。
想到那时候黄四娘的表情,徐妙容就有些感叹。搞实业,不容易啊。
正欲抬脚继续往前走,耳畔忽又传来一个人声:“你听说了没,别的书坊也要出书了。”
“不会吧。”
有人接了一句,又奇道:“可《三国演义》,不是只交给来财书坊一家来刊印吗?”
“我又没说,他们要印《三国演义》。”
原先说话那人回了一句,而后觑着周围没人,又神神秘秘的来了一句:“他们要印的,是《三国演义新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赵仙霖详解三国鼎立》、《胡双立评三国演义》……总之,你相信我,他们每家都有自己的主推版。”
徐妙容:……
神特么主推版。
这不就是《三国演义》的衍生,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