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煦有勇有谋,亦是神灵认定之人,当为出海正使,率领船队渡海西行。
因着出海船队还没编解完毕,正式启程,便还需等些时日。只圣旨已下,金口玉言,朝堂内外,炸锅了。
哪怕徐妙容不出门,都从丫鬟口中听闻,朱高煦又在府上发什么什么疯了,丘福气急攻心之下病倒了,谁谁谁又求见朱棣,却被朱棣轰出去了……
就连朱月贵闻讯,都装模作样往宫里走了一回,替朱高煦求情。
徐妙容作壁上观,凤阳那头又有奏报传来,言称凤阳流民增多一事已经解决,原是凤阳下辖亳州城里,洪武时期迁来的富户与原住民因田地事由起了矛盾,因凤阳知府的介入,此事已经圆满解决了。
好不容易听到一个好消息,朱棣的心情舒缓了一点。
凤阳开荒一事,既早已提上日程,他便顺势传下口谕,着令安王朱楹为钦差,亲自前往凤阳,主持开荒。
徐妙容因早有心理准备,因此接到口谕时,并不觉得意外。
可,让她意外的是,朱棣竟然不让她一起去。
第114章 她把大明的祥瑞搞死了?
“皇兄为何不让带家眷同行?”
闻听口谕明细, 朱楹面上也有一时的错愕。
他问了传旨太监一句,太监道:“陛下的心意,奴婢们怎好擅自揣测。许是办差带着家眷不方便吧。”
徐妙容的嘴轻轻一抽。
又不是去打仗, 怎么就不方便了?况且先前,她又不是没和朱楹一起去办过差。上回去兰溪,明明是朱棣让她跟着朱楹一起去的。
难不成, 朱棣怕她又遭遇一回被倭寇掳走的奇葩事?
可,倭寇已经被消灭, 凤阳又没倭寇, 她的运气也不至于这么背,连着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她也不信,朱棣是出于她的安全的考量, 才让她去的。
既不是为了她好, 那便是, “我最近招惹他了?”
还是,“王爷你招惹他了?”
她看向朱楹,努力回想, 可想了半天, 死活没想起来自己和朱楹做了什么让他不高兴的事。
“不若我再进宫, 探一探皇兄的口风吧。”
朱楹的声音相较以往有些沉,他也没有想到, 朱棣会不让她跟着去。正欲立刻起身, 往宫里走一趟,徐妙容却拉住了他的衣摆。
“妾身知道了。”
朱楹看她, 便听得:“他一定是恨屋及乌, 因为自己近来不好过,所以让大家都不好过!”
边说着, 徐妙容还掰着手指头数。
“高煦那个大傻子,虽惹他生气,可到底是他的心头肉,心头肉出海,他们父子俩个,可不是要分离。这等节骨眼,妾身跟着王爷一道去凤阳,可不是招了他的眼。”
徐妙容感觉自己猜中了。
这厢老父亲含泪忍着心痛,送儿子离开,那厢她和朱楹夫唱妇随,看起来甜甜蜜蜜圆圆满满的。老父亲看在眼里,能好受,都有鬼了!
“说来说去,还是让你去凤阳的时机不对。若妾身猜的是对的,王爷你现在进宫,不是找骂吗?”
徐妙容又把朱楹往回拉了拉。
也不知是在自我安慰,还是在安慰朱楹,她道:“算了算了,不去就不去吧,反正凤阳离应天,不过几个时辰的车程。王爷要是想回来,叫人套上车,随时回来就是。”
说到随时回来,她卡了一下,回想刚才的口谕,又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不对,刚才那小太监说,待差事了结,再回应天。这话岂不是在说,王爷在把事情办完之前,不能回来了?”
机械地转过头看向朱楹。
朱楹的头微微垂了垂,他说:“我可以偷偷回来。”
你偷偷的代价,可能有点大啊。
徐妙容撇嘴,“应天城的防守,非同一般。陛下现在又在气头上,没事还是别惹他。”
朱楹没说话。
徐妙容还在喃喃自语,说了一会儿,不见回话,话音猛地一顿,却见朱楹好似出神一般看着她。
“王爷,你听到妾身说的话了吗?王爷……”
“或许,让我离开一阵子,也好吧。”
嗯?
徐妙容眼睫毛颤了一下,朱楹却伸手,招呼她近前。
她愣了一下,他却叹了一口气,将她拉到了怀里。温热的气息喷涌在她耳尖,他问:“你会想我吗?”
不等徐妙容回答,他又道:“我会想你的。”
“我会快快办完差事,早些回来的。”
他又最后说了一句。
虽说了不要进宫试探,可朱楹还是觑着机会同朱高炽打探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