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第348章 人情

第348章 人情

这部电影本身不能出现,挑战政府对克伸米尔问题立场的画面,也不能出现挑衅或丑化武装分子的情节。!q_i_x′i^a.o-s!h~u\o`..c,o¢m+

他们会报复,如果一怒之下跑来炸飞导演的房子,那乐子才大了。

这不是开玩笑,因为对电影情节不满意,而找制片方算账的事多了去了。

最显然的例子就是黑帮,导演被绑的事情,不是发生一两次。

印度的普通电影观众也很感性,如果结局让他们不爽,那观众就会造反。

他们会掀掉座位,火烧电影院。

用乔普拉的话说,印度人对待电影,就像意大利人对待歌剧般投入。

当认为主角偏离他们的设想时,印度观众会动粗。

一个最真实的例子,乔普拉桌上的报纸有这样的报道:卢迪亚纳的观众在《救赎》的首映式上因主角,他们心中的偶像和英雄被刻画成武装分子而大失所望,为泄愤砸掉了整个影院。

通常宝莱坞电影完成后,主创团队不敢去电影院看自己的电影。因为他们得时刻警惕,坐在前排、可能手持汽油罐的三轮车夫会有什么反馈。

乔普拉也不敢忽视电影中各方的反应,他是想拍这部电影,却也没打算搭上身价性命。

克伸米尔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当地人民感受到的压迫和排挤、其经济及政治体系的崩塌迫使人民起来反抗的无奈,这在电影中不得提及。

维诺德对几个编剧反复强调:“我不想这部电影充满争议,不想收到反对分子的死亡威胁,不想我的电影被禁。审查委员都是伪君子,他们当着我的面会夸好作品,一转身就可能把它定为限制级。”

罗恩和乌尔米拉则坐在维诺德家风景绝好的书房,边喝茶边看热闹。

他们不急,权当是出来散心的。罗恩忙忙碌碌大半年,难得忙里偷闲。

乌尔米拉更巴不得这样的悠闲时光久一点,她把今天的行程全推了。.8*6-k.a,n~s-h*u*.′c\o.m¨

乔普拉作为导演本不该参与剧本的构建,最理想的状态是他拿到现成的本子,直接开始执导。

编剧不时给出意见,却经常换来他两句致命的评论:“太商业化”(违反他作为艺术家的审美),以及“观众不买账”(增添他对电影不卖座的担忧)。

他是导演,采纳与否、如何采纳完全取决于他,他自有本事博采众家之长。

乔普拉就像着了魔一样为这部电影痴迷,常常和几个编剧争的面红耳赤。

也会就某个场景该怎样配乐做探讨时,哼起了基肖尔.库马尔的《亲爱的和我一起来》。

他们随即放开歌喉、展臂而唱,直到整首曲子末了,直到脸上洋溢喜悦、容光焕发。

这已经和他们手头的工作没有干系,那是几个电影人为享受片刻的欢愉而开的小差。

乔普拉对电影全情投入,在展示某个暴力场面时,他也不由自主变得暴力。

他会把脸凑到你面前,抓住你的衬衫领口大喊出台词:“我他妈的要杀了你!”这种戾气极富感染力。

罗恩算是见识了电影导演,如何慢慢确定一部电影的主题剧情。

他偶尔也会插两句,解释什么能为政治大环境所接纳,什么不能。

就像报纸上提到的那样,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十分小心,以免“伤害到某个特定群体的感情”。

比如女主角设定怎样的宗教背景,什么可能冒犯观众,什么会受市场欢迎。

经历过一次北方邦大选后,罗恩现在的政治敏感性十足。

“就是这样,罗恩!我就知道找你来准没错。”

“所以你已经做好决定?”

“还差一点,我在考虑结局的时候,怎么表达隐喻。”

“那就用淡出手法。”罗恩顺嘴一说。

他也是参与过宝莱坞电影制作的,知道什么叫“淡出”。·看¢书\屋~小-说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这是镜头剪辑手法,荧幕会由亮变暗,常用于故事或段落的结束。

不过乔普拉却毫不犹豫的他摇摇头,“不行!”

“为什么?”

“在印度制作电影,最好不要用淡出手法,这是忌讳。”

乔普拉解释他刚从电影学院毕业那会儿,曾在一部作品中用过五次淡出,不解的观众却以为影院忽然停电了,嘘声一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