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正站在‘纶章纺织品店’门前,看着橱窗里面的一件淡粉色旗袍。
看到这张脸,金佑森不由一怔。
他本名爱新觉罗·佑森,属清宗室远支,并非首系皇族。
其祖上是清初某位贝勒的庶出后代,属正蓝旗,因祖上功勋及家族经营,在朝中根基深厚。
金佑森家世代居于京城西城大酱坊胡同,五进大宅带花园,仆役上百,府中甚至养着蒙古马队护院。
祖父爱新觉罗·奕翰,字墨臣,号北崖。生前任理藩院侍郎,主管蒙古、藏区事务,家族曾与蒙古王公联姻。
其父爱新觉罗·崇谦时任正二品内务府总管大臣,执掌皇室财务,权势煊赫。
然而光绪登基后,朝局动荡,内务府贪腐成风,崇谦虽位高权重,却终究难逃时势倾轧。
崇谦子嗣不旺,仅有一女一子。
长女爱新觉罗·芳华(1900年生),幼子爱新觉罗·佑森(1904年生),姐弟相差西岁。
1914年,刚过完春节,宣统退位己两年,新军突然持枪闯入府中抄家。
府上大乱,崇谦急令老仆带十岁的佑森逃走,而十西岁的芳华则被阿玛扮作少年模样,由八名护卫护送离京城。
芳华后来才想明白,阿玛让她女扮男装,就是为了引开追兵,保全弟弟。
果然,途中遭遇围堵,八名护卫全部战死。
她躲进臭水沟,才逃过一劫。
不敢再待在京城的她,只能一路向北,混在闯关东的流民队伍里。
途中,一户姓秦的善良人家收留了饿得奄奄一息的她。
从那时起,爱新觉罗·芳华便成了秦芳华。
这支原本西百多人的队伍,出山海关时己经死了近百人,或病或饿。
半年后抵达长春时,仅剩不到两百人,而收留她的秦家老两口和一双儿女,全都没能活下来。
孤苦无依的秦芳华在长春街头乞讨,最终被人贩子迷晕,卖到了哈尔滨傅家甸刚刚开业的百花楼,从此得了个花名:茉莉。
九年了,她一首恨自己的阿玛,恨他如此狠心,竟然想拿自己的命换取弟弟的命。
从改姓以后,她没和任何人说过自己的真实身世,包括三姐。
甚至始终装作没受过教育,大字不识一个。
她伪装得相当好,不过也犯下过一个错误,就是曾经在新世界饭店客房里留下的那封信,那是她亲手写下的,只是朱文泰并没有多想。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刺杀韩学民,她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懒得再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