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抗战:从黄崖洞兵工厂开始崛起 > 第182章 世界第一辆划时代的中型坦克诞生

第182章 世界第一辆划时代的中型坦克诞生

丝如银蛇游走在板缝之间。

多层多道焊接在西五名焊工协同下逐次完成,每条焊缝经X射线探伤确认无裂纹与夹渣。

炮塔则由六块厚钢板拼焊成六面体后进行整体热处理正火,再由龙门铣床加工基座与炮座孔。

为了确保整车对称性与重心准确,装甲车体每一块板的重量、角度、定位都须精确到毫米以内。

林壹几次亲自上工位测量,确认每条焊缝的位置与尺寸无误,才下达继续装配的命令。

这一阶段耗时超过九天,可谓是耗费了大家不少心力。

主炮部分是由火炮车间负责制造,采用改进型100毫米线膛炮设计,炮管毛坯先在旋床与深孔钻床上加工出内腔螺旋膛线,再热处理与镀铬抗蚀,炮尾结构与双列滑膛复进机构同时组装。

整门炮在动载试验平台上完成后座力测试与气密校准,确认可承受上限膛压后才被吊运入坦克厂房。

同轴机枪与高射机枪则由轻武器车间统一制造,7.62毫米与12.7毫米两个型号的机匣己完成校首,枪管亦己铣槽加工,随后被送往装配线组装枪机与扳机机构,整组调试合格后运抵坦克车间。

通讯设备方面,林壹亲自牵头电装小组,采用延玉县送来的原油副产物原料——未经深加工的粗石墨块与初级有机溶剂,在车间内自行合成真空管用的电极材料与绝缘漆,并亲手加工出了电台所需的石墨触点与玻璃封装件。

最终,首台初代“895型中波电台”顺利组装完成。

整机体积紧凑,内部震荡电路、调频模块、电容阵列皆由林壹逐一手工焊接,调试过程也由林壹亲自把关,确保其在30公里内具备清晰、稳定的通话能力。

这一过程,耗费了林壹半个月的时间。

进入10月份。

车体装甲焊接完成的第十七天,整车装配线启动。

传动系统首先下线,变速箱、差速器、履带主动轮被吊装入车体底舱,随后是油箱、扭杆悬挂系统、制动机构安装。

动力总成随后对接——12150L柴油发动机被吊装入后机舱,与传动系统完成连接。

再之后,火炮被吊入炮塔中心孔,通过炮座固定,装填机与瞄准具同步嵌入。

高射机枪与同轴机枪由专门小组装配,所有武器己在靶场完成测试,火力系统运作顺畅。

车长座椅、操控杆、驾驶仪表盘、电台面板等内部设备也一一就位。

装甲钢舱盖被钩入车体顶部,紧固螺栓逐一锁死。

履带被牵引链缓缓送上车体两侧,销轴贯穿连接,张紧机构调整好张力。

到了10月末,水窑厂的第一台坦克终于诞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