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熵海溯生录 > 第677章 惊奇阈值崩塌

第677章 惊奇阈值崩塌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在培养皿边缘划出半圈弧线,玻璃壁上凝着的水珠顺着轨迹滚落,在实验台的不锈钢表面砸出细碎的声响。¢1¢5!8?t+x`t*.-c?o¢m¨下午三点十七分,阳光正斜斜地穿过实验室的高窗,把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照得像无数跳动的银粒——这是他工作了七年的地方,每一块瓷砖的纹路、每台仪器的嗡鸣频率,都熟悉得如同自己掌纹的走向。

“第47次观测记录,”他对着领口的拾音器开口,声音里带着例行公事的平淡,“受试者方武,男性,34岁,前星际工程监理,阈值崩塌指数8.7,属于重度案例。今日观测项目:微观形态应激反应。”

培养皿里盛着半透明的胶体,方武的一根头发正悬浮在正中央。这根头发昨天还在方武的枕头上,此刻却在胶体里微微颤动,像被无形的风拂过。沈溯调整显微镜焦距,屏幕上立刻浮现出毛鳞片的立体结构,那些半透明的薄片层层叠叠,在蓝光照射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寻常得不能再寻常,就像他过去看过的上千根头发。

直到他转动微调旋钮的手指顿住。

屏幕右下角,一片本该与其他鳞片毫无二致的毛鳞片突然掀起了一角,露出底下细密的螺旋纹路。那纹路太规整了,不是生物组织该有的随机形态,倒像是某种精密机械的齿轮齿牙。沈溯猛地放大倍率,心脏在胸腔里重重一跳——那些螺旋正以每秒三次的频率轻微转动,转动的轨迹恰好与他办公桌上那台老式座钟的秒针重合。

“奇怪。”他下意识地喃喃自语,目光扫过实验台角落的座钟。黄铜钟摆左右摇晃,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与屏幕里螺旋转动的节奏分毫不差。这绝不是巧合,但他盯着那根头发看了足足五分钟,螺旋纹路再没出现任何异常,仿佛刚才的画面只是光学折射造成的错觉。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方武的脚步声在门口顿了顿。沈溯抬头时,正看见他弯腰换鞋,动作慢得有些不自然。方武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工装外套,袖口沾着些深褐色的污渍,沈溯记得那是上周方武在天台打翻营养液时蹭上的——可那瓶营养液明明是透明的。

“沈博士,”方武的声音带着点沙哑,他抬手揉了揉眉心,指腹在太阳穴上按出一道红痕,“今天要测什么?”

“还是老样子,”沈溯关掉显微镜屏幕,指节在桌面轻轻敲了敲,“看看你对微观影像的反应。”

方武走到实验台前坐下,目光落在培养皿上时,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沈溯注意到他的视线不是盯着头发,而是盯着胶体表面的反光——那里映出了窗外的一角天空,此刻正有片云缓缓飘过。方武的喉结动了动:“昨天……我在天台看到树叶了。”

“嗯,你说过,”沈溯翻开记录册,笔尖悬在纸面,“梧桐叶的脉络,让你产生了应激反应。”

“不是应激,”方武突然提高了音量,又猛地压低,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是共鸣。我看着那些纹路,突然觉得自己在往下掉,掉进一个……旋转的洞里。”他抬起手,掌心向上摊开,沈溯这才发现他的指尖在微微颤抖,“你知道吗?树叶的脉络分岔角度是137.5度,银河系的旋臂张角也是这个数。我查过星图,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沈溯的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斜痕。137.5度,这个数字在阈值崩塌者的口述中出现过十七次,最早的记录来自三年前的一位天文爱好者,那人在观测猎户座星云时突然失去意识,醒来后指着医院草坪的三叶草哭了整整两小时。

“你的生理指标很稳定,”沈溯翻开另一份报告,上面的折线图平缓得像一潭死水,“心率、血压、脑电波,都在正常范围。”

“正常?”方武突然笑了,笑声短促得像被掐断的电线,“沈博士,你昨天给我看的恒星诞生影像,还记得吗?”

沈溯当然记得。那是从“天眼七号”传回来的实时画面,氢气云在引力坍缩中迸发出第一道蓝光,足以让任何一个天文爱好者热泪盈眶。但方武当时只是盯着屏幕打了个哈欠,说像“烧开水时冒的热气”。

“记得。”沈溯回答。

“可你没告诉我,”方武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像两片被打磨过的黑曜石,“那天晚上,你实验室的灯亮到凌晨四点。你在看什么?”

沈溯的笔尖停在纸面,墨迹慢慢晕开一个小圆点。他确实熬夜了,但不是在实验室——他去了地下三层的隔离舱,那里存放着方武的血液样本。样本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诡异的结构:红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