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音他太熟悉了——25世纪销毁中心的冷冻库门轴就是这样,每次开启都会带出冰碴碎裂的脆响。但此刻从柜门缝隙里涌出的不是白雾,而是团粘稠的灰黑色物质,触感像未干的水泥,却在掌心缓慢蠕动,留下类似指纹的纹路。
“第17号柜的主人在2046年辞职了。”男人的声音从隔壁柜传来。沈溯转头看见对方正将手臂伸进编号17的柜门,深灰色风衣的袖子被什么东西慢慢吞噬,露出的小臂上布满淡青色血管,走向与冷冻库管道图上的线路完全吻合。“但你每周三都会来给他的盆栽浇水,就像现在这样。”
沈溯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喷壶。壶嘴流出的清水在空气中凝结成冰,每个冰晶里都嵌着张工牌:2046年的持有者照片是老李,2047年换成了沈溯,2077年的照片上,人脸被团马赛克覆盖,只有胸前的铭牌清晰可见——“时空管理局观测者δ-734”。
柜壁突然渗出淡红色液体。沈溯用指尖蘸起点,闻到福尔马林与冻土苔原混合的气味,这是2046年实验室事故后,清理残液时留下的味道。液体在金属表面漫延成字:【共生意识同步率89%,检测到第三方观测信号】
“老李的仿生体核心藏在盆栽土里。”男人的半条手臂已经没入柜门,露出的皮肤正在透明化,能看见骨骼里嵌着的微型芯片,“但真正的问题是,你每次浇水时,都在给25世纪的自己传递坐标。”
沈溯猛地将喷壶砸向地面。塑料裂开的纹路里滚出几粒黑色种子,遇空气后迅速发芽,藤蔓上绽开的白色小花,花瓣形状与数据销毁清单上的签名笔迹完全一致。当藤蔓缠上他脚踝时,储物柜的镜子突然亮起,映出三个重叠的倒影:2046年的老李举着实验报告,2047年的沈溯握着冰川样本,2077年的风衣人正将u盘插进焚化炉——而他们的右手,都戴着同款银戒。
未寄出的警告信,打印机的嗡鸣声突然变调时,沈溯正在给钢笔灌墨水。蓝黑色液体顺着笔尖滴落,在纸上晕开的形状与25世纪销毁中心的爆炸冲击波轨迹图分毫不差。他抬头看见出纸口吐出张泛黄的信纸,抬头写着“致2047年3月15日的沈溯”,字迹与他此刻握着的钢笔笔迹完全相同。
“第31次因果闭环。”男人靠在打印机上,风衣口袋里露出半截u盘,侧面的“δ”符号正在褪色。他指尖划过信纸边缘,那些因年久泛黄的折痕突然变得鲜红,像刚愈合的伤口。“你在2077年焚化炉前写的警告信,此刻正从2047年的打印机里出来。”
沈溯的目光落在信尾的日期上——2077年3月15日,与他口袋里那张北极科考照片的拍摄日期完全一致。信纸背面突然浮现出淡蓝色笔迹,是行未写完的公式:【熵增速率=观测者数量x时间重叠系数】,等号后面的空白处,有个指甲刻出的问号,深度与他右手食指的月牙形指甲印完美吻合。
打印机突然开始反向吐纸。那些2047年的生态数据报告被吞回机器内部,齿轮转动声里混进奇怪的滴答声——沈溯猛地想起这是25世纪爆破装置的倒计时声。他冲过去想拔掉电源,却在触碰插头的瞬间看见掌心的倒影:自己的左手正戴着老李的橡胶手套,手套指尖的磨损处,露出与仿生体相同的金属骨骼。
“你以为在阻止销毁,其实是在完成启动序列。”男人将信纸折成纸船,放进走廊积水里。纸船漂浮的轨迹与终端机屏幕上的数据流完全同步,“就像老李每次打扫时擦掉的‘异常痕迹’,都是在帮你掩盖时间线的裂缝。”
积水突然沸腾起来。沈溯看见纸船在蒸汽中分解,纤维重组出2046年实验室的平面图,红色标记圈出的区域正在缓慢移动——从化学试剂柜到安全通道,最后停留在标着“沈溯”的办公桌位置,而那里此刻正摆着盆他从未养过的多肉植物,叶片上的白霜正在拼成“δ”符号。
重叠的疼痛记忆,当沈溯的额头撞上实验室玻璃门时,疼痛同时出现在三个部位。
左额角的钝痛来自2046年的爆炸碎片,右眉骨的锐痛属于2077年的焚化炉烫伤,而鼻梁处的酸胀感,与此刻玻璃上残留的温度完全一致。他盯着门把手上自己的指纹,发现每个纹路里都嵌着不同的画面:老李正在b3层冷冻库焊接线路,男人在25世纪的操作台输入指令,还有2047年的自己在冰川钻探机旁记录数据。
“同步率突破临界值了。”男人的声音从玻璃另一侧传来。沈溯透过门镜看见对方正将那支钢笔插进自己的颈动脉,墨汁顺着血管逆流而上,在皮肤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