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甲在观测站控制台的橡胶垫上划出细痕时,第七杯速溶咖啡正冒着热气。·k+u!a.i·k·a.n!x!s¢w?.¨c,o·m¢窗外是漠河基地特有的极夜,铅灰色云层压得很低,雪粒子打在防弹玻璃上,像无数细碎的砂纸在摩擦。这是他值守中子星观测阵列的第142天,寻常得像他口袋里那枚磨掉漆的u盘——里面存着三年前女儿画的简笔画,飞船的尾焰涂成了刺眼的荧光绿。
沈溯端起咖啡杯的手顿了顿。j0740是已知质量最大的中子星,密度相当于把珠穆朗玛峰压缩成一块方糖,它的自转周期稳定得像原子钟。过去141天里,这个数字变动从未超过0001毫秒。他点开实时数据流,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曲线突然在某一刻竖起尖刺,像被无形的手狠狠揪了一把。
“把过去24小时的引力波数据调出来。”他对着麦克风说,指尖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这是女儿小时候总学他的动作,说像在给星星敲摩斯密码。
小林很快发来文件。沈溯滑动鼠标的瞬间,眼角余光瞥见咖啡杯里的倒影。极夜的观测站只有仪器指示灯的幽光,他的影子在杯底摇晃,可那影子的肩膀上,似乎搭着另一只手。
他猛地抬头,身后只有恒温箱发出的低鸣。恒温箱里存着从j0740方向捕获的高能粒子样本,玻璃柜门反射出他自己的脸,眼下的青黑像被烟熏过。沈溯笑了笑,大概是连续工作48小时产生的幻觉,他拧开保温杯喝了口冷水,喉咙里泛起铁锈味。
但当他重新看向屏幕时,呼吸突然滞住了。引力波图谱的背景噪音里,藏着一段规律的脉冲。不是中子星自转的周期性信号,而是更复杂的序列,像有人用引力波在时空中写下了一行摩斯密码。他放大那段波形,心跳声在寂静的控制室里格外清晰——那串脉冲的间隔,恰好与女儿画的飞船尾焰节奏一致:短-短-长-长-短,荧光绿的节奏。
咖啡杯突然倾斜,褐色液体在桌面上漫延,流过控制台的缝隙时,那些原本稳定跳动的指示灯齐刷刷暗了半秒。沈溯弯腰去擦的瞬间,看见液体在桌面上凝成了一个奇怪的形状——不是寻常的水渍扩散,而是像被看不见的线牵引着,勾勒出一个四维超立方体的投影。
警报声撕裂观测站的寂静时,沈溯正把那枚u盘插进主机。他想比对脉冲信号与女儿简笔画的节奏,这个念头荒诞得让他自己都觉得可笑。读取进度条走到99时,整个观测阵列的警报灯同时变红,刺耳的蜂鸣里,主控屏幕突然弹出一行乱码,紧接着自动转换成了中文:
“别碰它。”
沈溯的手指悬在键盘上空,冷汗顺着脊椎往下滑。这不是基地的任何一套警报系统,字体是最基础的宋体,却带着一种非人的冰冷——仿佛不是屏幕在显示文字,而是有人隔着一层水膜在写字,笔画边缘在微微晃动。
“老沈!阵列三号望远镜的馈源舱掉了!”小林的尖叫混着电流声传来,“不是机械故障,监控拍到……拍到它自己溶解了!”
沈溯抓起外套冲出控制室。雪粒子打在脸上像针,他踩着结冰的台阶往观测塔跑,靴底的冰爪刮擦地面的声音让他想起解剖课上的骨锯。三号望远镜的馈源舱悬在百米高的塔架上,此刻只剩下半截金属骨架,断裂处光滑得像被高温熔过,却没有任何灼烧痕迹。更诡异的是,散落的碎片在雪地上排成了一圈,每片残片的角度都精确到毫厘,拼起来正是咖啡杯里那个超立方体的投影。
“引力波探测器刚才爆表了。”对讲机里的声音突然换成了基地首席科学家周明的,他的声音一向沉稳,此刻却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老沈,你还记得三年前你女儿失踪那天,天文台的异常记录吗?”
沈溯的脚步猛地顿住。三年前那个暴雨夜,他正在处理j0740的首批观测数据,女儿在天文台的院子里玩荧光棒,转身的功夫就没了踪影。警方查了三个月,最后定性为走失,但沈溯总记得那天仪器突然记录到的异常引力波动,像一声极轻的叹息。
“周教授,你什么意思?”他的声音在寒风里发飘。
“刚才的脉冲信号,”周明的声音顿了顿,像是在斟酌措辞,“我们用四维模型解析后,发现它包含着一个坐标。不是空间坐标,是时间坐标——指向三年前你女儿失踪的那一刻。”
沈溯的手机突然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