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里震动。不是来电,而是相册自动弹出一张照片。照片里是女儿失踪前最后一张自拍,背景是天文台的穹顶,她举着荧光棒,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但此刻照片里多了一样东西——女儿身后的玻璃上,映出一个模糊的人影,正弯腰捡起她掉在地上的飞船简笔画。那个人影的手,只有四根手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警报声突然停了。整个基地陷入死寂,只有风卷着雪粒子的呼啸。沈溯低头看向手机,照片里的人影正缓缓转过头,脸隐在阴影里,却能看见它的眼睛——那不是人类的眼睛,而是两个旋转的旋涡,像被压缩的星系。
沈溯的记录仪,(事发后3小时)
观测站的应急灯在天花板上投下惨白的光。沈溯把自己反锁在数据分析室,屏幕上循环播放着j0740的引力波图谱。那个与女儿简笔画吻合的脉冲信号,每隔7分13秒就会重复一次,像某种倒计时。
他打开加密文件夹,里面是三年前警方忽略的细节:女儿失踪前,天文台的监控拍到她对着空气说话,小手比划着飞船的形状;她的口袋里有块奇怪的晶体,半透明,在黑暗中会发出和j0740一样的蓝白色光芒,后来被当作普通石英石收进了证物袋。
“爸爸,星星在哭哦。”沈溯突然想起女儿那天晚上的话。当时他以为是童言无忌,现在却觉得后颈发麻——中子星的引力场会撕裂周围的时空,难道那“哭声”,是更高维度传来的信号?
门被敲响时,他正把晶体的光谱数据输入模型。门外是周明,老教授的眼镜片上蒙着水汽,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报告。
“这是刚才从馈源舱残片里提取的物质分析。+小~说^宅! +首`发!”周明的手指在报告上点了点,“里面有碳14,年代测定是……未来的50年。”
沈溯猛地抬头。未来的物质?这违背了所有已知的物理定律,除非……那些残片是从更高维度掉下来的,在那里,时间不是线性的河流,而是可以折叠的纸。
小林的加密日志,(事发后5小时)
小林把笔记本电脑藏在床板下,屏幕亮度调到最低。她不敢让沈溯知道,三年前她就在天文台做志愿者,那天她亲眼看见沈溯的女儿跟着一个“影子”走进了穹顶。那个影子没有实体,像被阳光拉长的墨渍,却能牵着小女孩的手,而小女孩的眼睛里没有恐惧,只有好奇——就像在看一本翻开的立体书。
“第七次观测记录:j0740的脉冲信号与人类脑电波的共振频率吻合度92。”她敲下一行字,手指在键盘上发抖,“沈教授的女儿失踪前,曾在日记里写‘看见会动的方块’,那正是四维超立方体的特征。”
她点开一个隐藏文件夹,里面是基地前首席科学家留下的视频。老人在临终前对着镜头说:“中子星是维度的薄膜,当它的引力达到临界值,就会像被戳破的气球……我们以为在观测宇宙,其实是宇宙在看我们。”
窗外传来脚步声,小林迅速合上电脑。门缝里塞进一张纸条,是沈溯的字迹:“晶体在你那,对吗?”
她想起三天前在馈源舱里发现的那块蓝白色晶体,它会随着脉冲信号收缩膨胀,像一颗活着的心脏。刚才警报响起时,晶体突然在她口袋里发烫,表面浮现出一行小字:“他们在找会画飞船的孩子。”
周明的实验笔记,(事发后7小时)
周明把钢笔咬得变了形,笔记上的字迹越来越潦草。他的实验室里藏着一个秘密:三年前,正是他主导的“维度嵌套”实验意外撕裂了时空,而沈溯的女儿恰好闯入了那个裂隙。实验日志里记录着更可怕的发现——四维文明正在通过中子星的引力场“观察”人类,就像人类用显微镜看细菌,而人类的惊奇感对他们而言,是可食用的能量。
“第42次模拟:当三维生物观测到四维现象时,脑电波会产生‘惊奇共振’,这种能量能维持高维空间的稳定。”周明写下这句话,笔尖划破纸张,“沈溯的女儿能看见四维结构,她的脑波是天然的共振器。那天她不是失踪,是被‘邀请’了。”
实验室的恒温箱突然发出异响。周明打开箱门,里面的中子性物质样本正在沸腾,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小的人影,像在水中游动的鱼苗。他认出其中一个小小的身影,扎着羊角辫,手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