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 > 第241章 数字乡愁档案馆:老物件里的新故事

第241章 数字乡愁档案馆:老物件里的新故事

林深踩着晨光往社区走时,裤兜里的手机震个不停。~s,h!u·b`x!s`.?c.o-m?点开社区群,张大爷发的短视频正在刷屏——老爷子举着把锃亮的刨子,对着镜头咧着嘴:\"昨儿教小王做的榫卯小凳,今儿他媳妇抱着娃来试坐,咔嚓一声——\"画面突然晃了晃,传来沈砚舟憋笑的声音,\"师傅您别吓唬人,是娃把玩具车扔地上了!\"

\"这老爷子,现在比年轻人还懂流量。\"林深笑着加快脚步,刚拐进社区大门,就看见传习所门口围了圈人。刘奶奶正举着个豁口的粗瓷碗叹气,碗底还沾着褐色的酱渍:\"这是我嫁过来时带的陪嫁,当年用它腌了三十年萝卜干,前儿搬家摔了个豁口,扔了怪可惜的......\"

穿格子衫的小伙子举着手机录像:\"奶奶您这碗是民国货吧?我用三维扫描给它建个模,3d打印个一模一样的底座,既不影响用,还能看出原来的纹路。\"

\"这能行吗?\"刘奶奶摩挲着碗沿,\"我那口子在世时总说,这碗沿的豁口是我坐月子时他不小心碰的,哪能随便补?\"

沈砚舟扛着相机从里面出来,闻言眼睛一亮:\"林深你看!咱不如搞个'数字乡愁档案馆',就搁传习所隔壁那间空屋。老人们把有故事的物件拿过来,年轻人用3d扫描、vr建模存进电脑,既能修复老物件,还能把背后的故事做成互动视频——这不比光存着蒙尘强?\"

\"档案馆?\"林深蹲下身看那只粗瓷碗,碗底模糊的\"福\"字已经磨平了一半,\"上周赵大爷还说他那台蝴蝶牌缝纫机,当年凭票买的,现在线头都穿不进去了,扔了又舍不得。要是能给这些老物件建个数字档案,连带着故事一起存着,可比博物馆里的展品活泛多了。\"

正说着,收废品的老王蹬着三轮车路过,车斗里躺着台老式拨号电话,旋转拨号盘上的数字都磨白了。\"这是3栋李老师家扔的,说占地方。\"老王挠挠头,\"我小时候总趴在邮局柜台看这玩意儿,转一下能听见咔嗒咔嗒响,现在的智能手机哪有这动静?\"

\"别扔!\"林深赶紧拦住,\"这电话我见过,李老师当年跟她先生处对象,就靠这电话聊了三年,后来她先生去深圳打工,每次打电话都得排半小时队......\"

\"还有这事儿?\"沈砚舟已经掏出手机开始拍电话,\"得让李老师来录段音频,说说这电话背后的故事。以后谁想看,扫个码就能听见当年的情话,不比看冷冰冰的展品强?\"

说干就干。社区物业刚把隔壁房间腾出来,林深就带着几个年轻人刷墙。¨c*h*a`n/g~k`a¨n`s~h-u·.?c¨o,m,张大爷拎着桶木漆跟进来:\"刷白墙多冷清?我给你们打几个博古架,老物件摆在上面,新设备放旁边,看着就协调。\"他指了指墙角的扫描仪,\"这玩意儿真能把碗里的酱味儿也扫进去?\"

\"扫不进味儿,但能记下您腌菜时的手法。\"穿格子衫的小伙子正在调试设备,\"上周我给我姥姥的顶针建模,她戴了五十年,上面的划痕都能看清,连她总说的'这顶针救过我手指'的故事,都能存在模型里。\"

正忙着,门口传来轱辘声。陈叔推着辆锈迹斑斑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进来,车后座绑着个褪色的军绿色帆布包。他放下车,打手语比划:\"这是我年轻时跑运输骑的,当年从县城驮着两百斤咸菜到镇上,就靠这车子养活全家。车把上的包,是我媳妇亲手缝的,现在拉链都拉不上了。\"

小虎跟在后面,举着支3d打印笔:\"陈叔叔说,想把这包的样子打印出来,做成钥匙扣送给社区的快递小哥,让他们知道以前送货多不容易。\"

林深赶紧找来抹布擦自行车:\"这车座都裂成蜘蛛网了,我记得五金店有卖复古车座套的,咱给它换上,既能骑又能当展品。\"她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往办公室跑,\"我那有盘老磁带,是我妈怀我时听的邓丽君,卡带都绞了,正好拿来试试你们的修复技术。\"

沈砚舟已经支起了绿幕:\"咱分三个区:实物展示区摆修好的老物件,数字交互区放建模和故事视频,还有个'时光修复站',专门帮人修老照片、老磁带。昨天王姐还说她结婚照让水泡了,哭了好几回呢。\"

开业头天,档案馆就塞满了人。穿旗袍的阿姨抱着个铁皮饼干盒挤进来,盒盖上印着\"为人民服务\":\"这里面是我儿子的胎毛和乳牙,搬家时盒子锁坏了,想找个地方好好存着。\"

\"我给您做个防潮展示盒。\"学设计的小姑娘拿出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