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 > 第241章 数字乡愁档案馆:老物件里的新故事

第241章 数字乡愁档案馆:老物件里的新故事

尺量尺寸,\"再用激光在盒盖上刻上孩子的生日,您看这样行不?\"

\"能刻上他第一次叫妈的日子不?\"阿姨眼圈红了,\"我记在台历上,后来台历扔了,就总怕忘了......\"

沈砚舟赶紧扛着相机过来:\"阿姨您跟我来,咱录段视频,把这些日子都记下来。以后孩子长大了,扫盒子上的码就能看见您现在说的话,比写在日记本上保险。\"

另一边,张大爷正跟修表师傅较劲。老师傅举着放大镜修一台老式座钟,钟摆上刻着\"1958\":\"这钟是纺织厂老厂长的,当年敲钟上下班,现在齿轮锈得转不动了。¨b/x/k\a~n.s`h*u_.¨c.o\m.\"

\"您修零件,我修声音。\"张大爷掏出手机,点开段录音,里面是他托老工友找的纺织厂老钟声,\"我昨儿让区档案馆的人把这声音数字化了,等钟修好了,让它敲出当年一模一样的声儿!\"

林深在登记本上写写画画,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拿来存档的物件里,三成是厨房用品——豁口的搪瓷缸、掉漆的铝制饭盒、缠着胶布的擀面杖;还有四成是通讯工具,从bb机到翻盖手机,充电线比物件本身还长。

\"这是我第一台智能机。\"穿西装的男人举着个屏幕开裂的旧手机,\"当年在外地出差,我妈突发脑溢血,就是用它打了120,现在想起来还手抖。\"他顿了顿,\"能帮我把里面的通话记录导出来不?我想存成文字,总怕手机哪天彻底开不了机。\"

\"不光能导记录,还能做个语音包。\"沈砚舟调出个软件,\"把您妈的声音录进去,以后想她了,对着手机说'妈我饿了',就能听见她以前总说的'冰箱里有饺子'。\"

男人眼圈瞬间红了,掏出钱包里的老照片:\"这是她最后一次跟我包饺子的照片,能一起存进去不?\"

中午吃饭时,档案馆里飘着股炸酱面的香味。刘奶奶端着个蓝边大碗进来,碗里卧着俩荷包蛋:\"给修表师傅送碗面,他一上午没挪窝。\"她指着墙上的屏幕,\"你看这老钟的故事,配着老厂房的照片,比我讲的生动多了!\"

屏幕上正播放座钟的修复过程,穿插着纺织厂老职工的采访:\"那时候厂里两百多号人,就靠这钟记时,谁要是迟到,厂长能在大门口罚站半小时......\"下面的弹幕刷得飞快,有个id叫\"纺织厂小李\"的发:\"这钟当年是我爸负责上弦的,他总说钟摆晃得匀,日子过得就稳!\"

\"这就是数字的好处。\"林深扒拉着面条笑,\"以前说'一传十十传百',现在一条视频发出去,全国各地的老熟人都能看见。昨儿张大爷的木工视频,就有个广东的老木匠发弹幕,说他爷爷也用'留三分余量'的法子,俩人还约着线上切磋呢。\"

沈砚舟突然一拍大腿:\"咱给每个物件弄个'时光二维码'吧!贴在实物旁边,谁扫一下就能看故事;再做个虚拟展馆,在外地上班的人点开小程序,就能360度看家里的老物件,就跟在跟前儿似的。\"

\"这主意好!\"林深掏出手机翻照片,\"我表姐在加拿大,总说想看看老家的八仙桌,上次视频她对着屏幕哭了半天。要是能让她在手机上摸清楚桌子上的每道木纹,不比看照片强?\"

下午刚开馆,就来了对年轻夫妻。女的抱着个婴儿,男的拎着个褪色的布老虎:\"这是我姥姥给我做的,现在我儿子也快会爬了,想存进档案馆,再打印个小的给孩子当玩具。\"

布老虎的耳朵已经磨没了,尾巴上的红线缠了又缠。沈砚舟用扫描仪扫了三遍:\"能复原成新的,也能保留磨损的痕迹,您要哪种?\"

\"就留着旧的样儿!\"女的眼圈红了,\"我姥姥做这老虎时得了白内障,针脚歪歪扭扭的,现在想起来,每一针都扎在我心上......\"

男的突然掏出个u盘:\"这是我拍的姥姥做老虎的视频,当年她总说'布老虎得塞艾叶才辟邪',现在我也想给我儿子的老虎塞艾叶,可不知道哪有卖的。\"

\"陈叔知道!\"林深喊来正在整理竹编的陈叔,\"他前阵子在山里采了好多艾叶,正教小虎怎么晒干呢。\"

陈叔打手语比划:\"明天带你们去后山采,我教你们怎么选叶,怎么捆扎。再用竹篾编个小篮子装艾叶,配着3d打印的布老虎——老法子新样子,多好。\"

正说着,修表师傅举着座钟出来,钟摆轻轻晃动,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成了!\"老师傅擦了把汗,\"齿轮换了三个,摆锤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